第292章 格局打开,未来都是自己的(第3页)



    至于李振民名声受损?



    只要将这个副主任的名字改一下,改正‘特别副主任’或者‘特别主任’亦或者其他的,不就可以了吗?



    反正李振民自己并不在乎这个。



    他年轻,而王福林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到时候王福退休了,这经过扩编的偌大的后勤部还不是他的?



    几年时间而已,换一个大部门的领导权,可太值了!



    不然按照正常轨迹,他直接做新部门主任,将新部门独立出去,几年后估计还是那个样子。



    毕竟汽修部又不是生产部,潜力并不大。



    这也是李振民敢拉着王福林过来直接找杨厂长的真正原因。



    格局大一点,未来都是自己的。



    李振民在说完自己的理由之后,又将以后合并部门的‘一门两制’的管理方式大致说了一遍。



    听完后杨厂长和王主任从震惊变成了疑惑,然后就是惊喜。



    如果真如李振民说的那样,貌似也不是不可以?



    王福林打心底是愿意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占了个便宜,毕竟他要退休了,还赚一个好名声。



    杨厂长倒是没听说过这种方式,觉得可行,但还是心里有些不放心,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可不是说搞就能搞的。



    厂子的发展,无论是制度上还是生产上第一要务就是求稳,而后才是拓展。



    新部门的成立那是建立在李振民的能力之上,算是轧钢厂做出最大的改革了。



    但说白了,这依旧是锦上添花。



    但该制度这种事情,那有心之人说闲话的空间就大多了。



    “这样,下午开会的时候我会提一提这个,到时候看看其他人的意见再做决定,要是可以,到时候振民你就写一份详细的报告。”



    杨厂长表态。



    王福林和李振民知道这事暂且也就只能这样了。



    牵涉太大,还得等下午的高层会议。



    不过无论什么结果,王福林对李振民这个后辈已经彻底消除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