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推荐周金涛:《涛动周期论》(第2页)



    朋友 音乐: 纵贯线



    一聊就多了。我在生活中很少感情外露,即使酒酣耳热之际,也只是稍微多说几句,所以我对这里其实挺看重的,也是自己的一个倾诉的地方。我们传统的教育是要求男人要少言寡语、感情不外露,所以结果往往是在陌生人面前更为放松,更愿意吐露真情。怀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大家记得买来周金涛的这本书看一下,认真看都能看得懂,没有多难理解的地方。



    人活一世,生命长度不是最重要的,生命质量才是。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那么那些耀眼的流星虽然生命短暂,但依然光芒四射。



    纪念周金涛先生。我们中国人对周期的研究向来重视,群经之首《易经》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周期,但古代先贤更多的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政治周期律,对经济周期涉及较少,而周金涛先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其主要著作就是《涛动周期论》。在此隆重推荐。



    ———————-



    金钱是有脚的,财富有灵性



    前几天和邻居喝茶闲聊。三年疫情对他的生意冲击很大,幸亏坚持下来了,今年一过年生意就爆火,他的原话是“像在捡钱一样”。这也算是对过去三年坚守的补偿吧。



    忆苦思甜,听他聊过去三年,尤其是去年的艰难。聊到他的第1桶金,然后我们的一点共识,与外界有点不一样。外界大都是说人赚到第1个100万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候。我们俩却都觉得第1个100万确实让人高兴,但是好像没怎么花就没了。真正最高兴,最让人心里开始有踏实感的是第1个1,000万。从那之后赚钱的速度才真正开始变快,并且心里对未来的恐惧和浮躁才开始真正逐渐消退。



    之后一切似乎都比以前要顺利好多。财富是有生命的,幼年的时候需要我们对它多加照顾,等长大之后,财富会自己生长。像开车一样,起步慢并且耗油多,但一旦开起来了就是速度又快又省油了。



    不过之后的烦恼都是一样的。人在年轻的时候,在经济不自由的时候,对金钱的渴望是最大的,常常会觉得钱能解决一切,会觉得只要有钱了所有问题就都没有了。事实上不是。



    无论经济条件如何,人都会关注健康与情感,关注自我舒适的实现。无论贫穷与富有,在这一点上人都是一样的。我这里没有用外面常用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几个字,而换用了“自我舒适的实现”这几个字,因为并非每一个人都贪财,并非每一个人都一心想追求成功的事业。王思聪的梦想不会是赚钱,他觉得众星捧月,有美女围绕的一生就很好。一位退休的老人也不会再去追求赚钱,不会再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追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长寿安宁。



    人到不惑之年之后,对金钱的渴望会越来越小,会更追求健康,追求情感的满足,追求自我舒适的实现。当然在年轻的时候人要努力,年轻的时候谁不是拼命赚钱,拼命努力,拼命向上爬呢?这也是人年轻时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