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书遇良人(第2页)




    孙文宴作为江南统帅,不可能不懂招降。



    吴越面上软,关键时刻强硬无比。换言之,吕元正觉得他俩可能一样的毛病,心底根本没有可以招降的念头。



    韩腾听明白下属的暗示,默默记下,提醒吴岭,赶紧给他儿子补补课。



    身在南衙的吴岭同样在看那份玩笑般的口供,杨胤对段晓棠的敌意,不由得想到结案糊涂,位置最紧要的华阴私兵。



    不过杨胤敌我倒是分得清楚,那晚提到的每一个人,几乎都给他或轻或重插上过一刀。



    人老觉少,吴越的表现,终于能让吴岭承认,他是有些老了。



    再多历练几年,应该够了!



    人老了更会念旧。



    吴岭:“召京兆法曹李君璞来南衙,带上他的手稿!”



    陈锋:“是。”



    吴岭原以为李君璞早年的声名,是杨章冯晟特意夸张宣扬。



    尤其是和段晓棠搞出,把戏一般的断头蛇阵后,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已。



    可上次果断来南衙报信,显然是个看得清局势时机的。



    没想到私下居然在替冯晟著兵书,一般武将别管多狂妄,都不敢轻易提著书立说。



    哪怕冯晟,曾是大吴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冯晟,真是养出一个好外甥。



    而冯晟的兵书里,必然绕不开一个人——杨章。



    李君璞不归南衙统辖,但吴岭位高权重,不得不翘班回家,带上手稿,惴惴不安地来南衙候着。



    幸好往日有誊抄过,送去洛阳让李君玘查看。现在这些信件都好好保存着。



    狡兔三窟,甚为必要。



    陈锋到门口,请李君璞进去,面见吴岭。



    李君璞恭恭敬敬行礼后,将手稿奉上。



    到吴岭的地位,无所谓窃技偷艺和门户之见。



    通篇以冯晟的视角展开,偶尔嵌入一两句“章曰”。



    不同于段晓棠看阵法雾里看花,吴岭看九军阵,只看文字就明白五六分,余下的只剩实践。



    能写到这一步,可见李君璞纸上谈兵的本事过关,著兵书不是徒求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