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8章 大战将起




                武俊江脱口而出,“现在是冬天!”声音在房间内回荡不绝。



    长安刚入冬,并州靠北,此刻说不定已经皑皑白雪、银装素裹。



    从古至今,默认冬季不爆发大战,尤其是北边。



    宁岩更正道,“初冬更为贴切。”



    吕元正的目光穿过营帐的缝隙,投向远方,“左骁卫到哪儿了?”



    段晓棠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地图的轮廓,以及那些熟悉的地名与路线,“刚出关,渡黄河。”



    武俊江惋惜道:“左骁卫只有半卫兵力,实力大打折扣。”



    段晓棠判断道:“天时不足,但对突厥而言,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从前横亘在他们南下必经之路并州防线,现在剥去华丽的外衣,露出千疮百孔的本相。



    随着元昊庆等人的投敌,愈加摇摇欲坠。



    并州大营局势刚稳定下来,又生波澜。



    别说范成达等人敢不敢把后背交托给原并州大营的兵马。



    他们自己内部的信任也濒临崩溃。



    元家在并州经营多年,少壮派借倒元的势头联合在一起。



    但他们自己也不干净。



    手中的把柄既是信任的基础,也是背叛的利刃。



    吕元正命令道:“去帅帐。”



    那里有完整的舆图。



    庄旭没有带回南衙召集众将的消息,他们先在营中把事情琢磨透彻。



    段晓棠站在舆图旁边,手执一根竹鞭,侃侃而谈。



    “目前情报不明晰,尚不清楚领兵者是谁,兵力如何分配。但突厥三路大军南下,必然有主次之分。”



    段晓棠这里打个马虎眼,突厥老可汗身体状况不佳,是未公开的机密。



    三路大军南下,是否会影响突厥内部的夺位之争。



    众将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并州。”



    攻击的重点是并州。



    并州大营的虚实,元昊庆等人比远在长安的南衙诸将更清楚。



    吕元正谨慎道:“如果重点防守并州,导致原、延二州空虚,突厥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无论如何,突厥都不会吃亏。



    吴岭带去的两卫兵马,到底比不上半数并州大营。



    而在路上的左骁卫,赶到并州大营,至少需要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