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1章 战例分析(第3页)




    段晓棠用手背按着额头,无奈道:“是我想得简单了!”



    伙头兵惴惴不安,“将军,我们哪儿做得不好?”



    段晓棠摇了摇头,“这个项目,需要更多的人搭手。”



    庄旭雷厉风行,立刻找来几个东游西逛,无所事事的“闲杂”人员。



    舆图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若要在上头捏出山川地理,着实有些考验头脑。



    众人的兴奋劲没过,段晓棠眼睁睁看着这群人在木板上堆出一座大山,从比例尺换算上看,珠穆朗玛峰在它面前,都只能算是小弟。



    吃过午食再休息一会,就轮到武俊江的兵法小课堂开课了。



    武俊江骂骂咧咧进门,“我儿子都没这么教过!”



    他这话倒也不假,熟知武俊江脾性的人,不指望能当他儿子,只能放低期待,稍后能有一个孙子的待遇。



    在这个场合,校尉们坐在前面,将领们反而往后坐,算是压场的。



    等看到武俊江拿出来的分析战例,吕元正一口茶差点喷出来。



    段晓棠猜到里头有点猫腻,问道:“吕将军,怎么了?”



    吕元正给一帮人年轻人讲古,“这场战役,发生在十年之前,主将是右御卫应将军。”



    武俊江交恶的姻亲。



    不知他当年为何将这场战役记下来,不光有战报内容,还打听出部分细节, 直至今日仍念念不忘。



    原本以为,即便武俊江不拿自己做例子,也该讲讲杜松的事迹。



    没想到会反其道而行之,把应荣泽拿出来“公开处刑”。



    照吕元正的看法,应荣泽军事才能平平无奇,这场战役可谓毫无亮点。



    大吴的军功多看结果,少有纠结具体作战过程。



    若被这群思想活跃的小将官反复推敲,恐怕能挑出一堆毛病来。



    转念一想,这样的例子刚刚好,若是太过完美的战例,除了小鸡啄米,还能干什么?



    果不其然,一群将官开始各抒己见,纷纷提出改进之策,有的主张精简兵力,有的要求缩短时间,有的则力求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