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08章 穿上鼻环




                卫钦按照庄旭的安排,傍晚时分出现在牛羊营外,探头缩脑地向内窥视。



    他并非没见过世面之辈,但受生长环境所限,从未见过牛羊漫山遍野、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象。



    哪怕秦景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过,突厥大军集兵南下,导致沿途草场被啃食殆尽,使得那些地方三五年间都难以恢复生机。



    卢照甚至开玩笑说,白隽之所以急匆匆地将南衙诸卫“撵走”,就是怕他们带着牛羊在并州大吃特吃,把地上的草木都吃光了。



    之所以顶着烈日也要急于返程,正是因为眼下的草木茂盛,加之地方州县的供给充足,足以满足牲畜的需求。不说养得膘肥体壮,至少能吊着口气,一路平安抵达长安。



    事实的确如此,大军行经之时,本就容易闹得鸡飞狗跳。这次更绝,还要加上马嘶牛哞羊咩……这场面,怎一个热闹了得。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的羊都已经被剃光了毛。让学过《敕勒歌》的人们,眼前所见再无遮挡,只剩下光秃秃的羊皮。



    以前右武卫走过的路,寸匪不生。如今变成了寸草不生——真的没有草了。



    更糟糕的是,这些牲畜偶尔也会调皮捣蛋,啃食百姓田地里的作物。见到新鲜东西怎么不想尝尝咸淡呢!



    以至于负责看管牛马营的将官,还要专门分派人手,对受损的百姓进行赔偿。



    好在这些田地是被牲畜“祸害”了的,若是换成人,大概就要上纲上线了。



    所以他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尽早将这些牛羊卖出去,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



    卢照见不得“发小”鬼鬼祟祟的模样,没好气道:“别像个贼似的!”



    卫钦辩解道:“我不就是想看看,哪些牛羊好吗?”



    庄旭猜得没错,他的确不会相看牛羊。



    卫钦在并州游历大半年时间,对草原牛羊的唯一认知就是——好吃。



    谁不说我家乡好,但卫钦摸着良心讲,齐州乃至整个山东的牛羊品质,的确比不上草原上的。



    卫钦最开始对羊的定义是肉食,牛则是耕种的好帮手。



    草原牛打破了他的固有认知,他惊讶地发现,天底下居然有牛不会耕地!转念一想,突厥人游牧而生,并不耕种,他们养的牛不会拉犁耕地,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