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2章 清点货物(第2页)




    早两三年孙安轩在的时候不会考虑此事,现在更不会点头答应。



    几个年长的儿子,孙文宴最重视的无疑是孙安世,作为发妻所生的长子,孙安世从小便跟在父亲身边,深受宠爱,父子之情非同小可。



    倘若孙安丰再和朱家联姻,另外两个儿子都上了朱家的战车。孙安世的妻族亦是江南势族,到底双拳难敌四手,孙家的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白秀然并没有因为听到反驳之言而生怒,平静地说道:“现在连朱夫人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了。”



    朱家的亲外甥流放了,若要拉拢孙安丰,势必得嫁一个身份贵重的女子,要么是朱琼华的亲侄女,要么就是朱家主支的娘子。



    到时朱家是支持已经崭露头角的女婿,还是她养在膝下的小儿子,尚未可知。



    朱琼花手中的势力和资源,肯定是更偏向留给她如今抚养的孩子身上。



    况且孙安丰入右武卫,用事实证明他没那么听话,也不愿意受摆布。



    只是孝道大过天,他只能避去营中。这样一来,朱琼华无法找他麻烦,更不能将事情闹大。



    否则到时忠孝对轰,朱琼华有亲生儿子造反这条软肋,道德大棒还没举起来,就得被戳脊梁骨。



    毕竟母子俩为何关系滑至冰点,众人皆知。



    白秀然总结陈词,“荣国公想找的,应该是长安本地的名门望族。”



    孙文宴在江南人脉广博,即便是侨居长安的南方人,他也能搭上关系,无需借助官媒之力。



    段晓棠点了点头,“这对孙三而言,应该是个好消息。”



    毕竟孙安丰这么多年在长安,对江南委实没多少感情。



    林婉婉叹息一声,“不过长安盘根错节,刚跳出一个圈,说不定又掉进另一个圈。”



    圈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叫坑。



    白秀然轻声道:“我们拭目以待吧!”



    她关注孙家的动态,八卦只是一小部分因素。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白家如今也落脚在地方大营。



    孙文宴为儿子挑选亲家的方向发生变化,或许能传递出某些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