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筹谋退婚(3)

    杜乔带着段晓棠“藏头露尾”走到褚家附近。



    段晓棠:“杜先生,不用做的那么猥琐,大方一点,我们只是单纯的路过。”



    杜乔平生头一次被人说“猥琐”,气不打一处来,我这样是为了谁?



    段晓棠:“想象一下,我们是过路的学子,你呢正在思考一句诗的出处,作为同伴的我愚钝想不出来。于是我们站在路边讨论起来,位置恰好是褚家斜对面而已。”



    段晓棠连具体情景都描画好了,杜乔依样照做,心里压力顿时下去。



    两人中间隔着两步远,正好符合学子间交际的距离。段晓棠压低声音,“褚家什么来路营生,怎么会和家在河北的赵璎珞结亲?”



    杜乔只能回答第一个问题,“听说是北地富户,迁来长安居住,靠佃租生活。”第二个问题估计只有赵璎珞清楚。



    段晓棠抱着胳膊思考,这个答案可供商榷的地方太多了。



    北边富户有多富,在长安不经商不做官,没有正经职业一待小十年?



    “这房子是褚家自己的还是租的,褚生平日消费情况如何?”



    杜乔与褚生不过点头之交,如何能清楚他的家底。“不大清楚,花销应是寻常。”没听说他一掷千金或者抠唆的传闻。



    换做祝明月在此非得给杜乔贴上一个标签——没用的男人。



    段晓棠宽容多了,“比如他平日出门穿什么材质的衣裳,用什么笔墨,出去吃喝一般去哪种档次的食肆?”又怕杜乔说的太清楚,举出一堆绸缎笔墨牌子,反倒分辨不出。“和你比?”杜乔手上应该是有些财物的,但年幼失父少年当家深知钱财不易,在维持体面的基础上节俭。



    杜乔肯定道:“比我好些。”



    也就是说褚生的家财并不出挑,“他才学……”有人经过,段晓棠立刻改口,“我真的不记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出处在哪里,或许是某本蒙童启蒙书籍吧。”



    人一离开,“姓褚的学问怎么样?”



    杜乔终于适应“探子”的身份,“一般。”从一州学子中千军万马杀出来的举进士,杜乔有资格点评褚生的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