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馆通古代悲剧的小鹌鹑

第777章 赤地千里(第2页)

 这里边居然还有自己的事呢?

 “赵煦登基之后重新重用新党。

 加上黄河泛滥愈演愈烈。

 改道东流之事再度被提起。

 赵煦也是年少轻狂。

 一腔热血的他认为前两任皇帝没有办成的事他未必就不能办成。

 又或者他认为黄河之患确实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于是再次派人前往黄河治理水患。

 然而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甚至比城池还高。

 这种情况下仍要将黄河引入其中无异于是作死。

 可想而知,这次爆发的洪水更甚前两次。

 就连山上供奉的禹王庙都没能得以幸免。

 整个黄河下游几乎被大水冲的干干净净。

 华北平原几乎千里无鸡鸣,萧条无人烟。

 那里原本是大宋重要产粮地。

 被这么三番五次折腾下来彻底报废。

 宋朝三易回河之举不仅让自己损失惨重。

 最后也没能挽回黄河北流从天津入海的结局。”

 刘邦微微摇头:“我还是不明白。

 宋朝皇帝怎么就一个个的那么轴。

 黄河从哪里入海不都是入海吗?

 为何非要较这个劲让它从旧道入海呢?”

 任小天叹了口气说道:“唉。

 他们认为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

 还是阻挡辽国契丹的一道天堑。

 开封本就无险可守你们都知道的。

 若是黄河向北改道经由辽国境内入海的话。

 那届时辽国铁骑将再无任何阻拦,随意在大宋境内驰骋。

 所以他们才一直试图将黄河引回古道。

 殊不知自然规律不可违背。

 何况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刘彻冷笑一声说道:“归根到底还是宋朝皇帝怂包。

 宁愿劳民伤财做这些无用功,也不肯将钱财用于练兵。

 难道他们不知只要将辽国消灭。

 那还需要什么黄河来做天堑防线?”

 赵匡胤脸颊抽动不止。

 拳头是握紧了又松开,如此反复十数次。

 然而被刘彻近乎指着鼻子骂他也无计可施。

 谁让人家说的确实是事实呢?

 自从赵光义被辽国打怕了之后,继任的皇帝是一个比一个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