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馆通古代悲剧的小鹌鹑

第1345章 为何投降(第2页)

 以谯周为代表的大臣极力劝说刘禅投降。

 刘禅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了打开城门,向邓艾投降。

 因为他深知即便他不降,投降派大臣也会把他绑了出城投降。

 更坏的结果就是投降派大臣把他杀了之后再降。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投降。

 这样起码还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也能让成都百姓免遭战乱之苦。”

 刘备哀叹一声:“如此也不能全怨阿斗。”

 任小天点点头:“刘禅的确算不上什么好皇帝,但总归也没做过什么太错的事情。

 后世之所以贬低他,还是因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的缘故。

 然而换个角度想一想,面对司马昭的试探,刘禅又能怎么回答?

 但凡他敢表露出一丝对亡国的悔恨,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屠刀落下。”

 “本王看蜀汉之亡都要赖姜维,要不是他连年北伐致使国力空虚,又怎么会亡的那么快?”

 李元吉言语之中都是对姜维的不屑。

 任小天摇头道:“元吉老兄你此言未免有失偏颇了。

 姜维北伐的确对蜀汉国力有损这不假。

 但是他不北伐,蜀汉就不灭亡了吗?

 以蜀汉与曹魏的国力差距来看,早晚也是免不了灭亡的。

 不过一个是在反抗中灭亡,另一个是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灭亡。

 姜维多次北伐是胜多负少。

 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但对蜀汉的士气也起到了提振的作用。

 而且北伐能够暂时缓解蜀汉的内部矛盾,让动荡的朝堂不至于那么快的崩塌。”

 李元吉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小天兄,恕本王不能苟同。

 若姜维真有你说的这般,那陈寿为什么要那般评价他?

 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这话是陈寿的原话,可不是本王乱说的吧?”

 任小天讶异的看了李元吉一眼。

 这家伙不是不喜欢看书吗?怎么这次能张嘴就来了?

 “小天兄,你莫要以旧眼光看人。

 本王最近苦心研读史书,早就非复吴下阿蒙了。”

 或许是察觉到任小天的目光,李元吉轻咳一声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