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俗人热情与痛苦

第54章 坚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都喜欢去“比较”,比较国内外教育制度,比较国内外生长环境。并且得出一个逆天结论,那就是国外的孩子要比国内的孩子更加“坚韧”。

 在这些不良媒体眼里,华夏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反观国外孩子,又是背一书包的砖头爬山又是大冬天穿着短袖长跑,他们都比国内孩子优秀。

 甚至在这些不良媒体的眼里,80.90.乃至00,10后都是被毁掉的一代。

 在那个互联网并不算发达的时代,孙思棋一家了解国外的日常途径就是这些不良媒体。虽然他的父亲经常出国比赛,但他的父亲也没有太多机会与时间去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

 直到他们移民到岛国,长时间居住与接触岛国文化,他们才意识到之前看的那些媒体报告有些言过其实了。

 坚韧的外国小孩是有,但国内的更多。许多被粉饰的美好,其实接触久了也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世界本就不是完美的,更何况是国家呢?

 八进四比赛五局三胜制,大约时长5-7个小时。

 先输一把的孙思棋并不慌张,相反他还十分轻松。

 作为一名职业国际象棋棋手,他深知一个道理。

 那便是棋局赛场上,技术虽然能决定胜负的大致走向。但决定最后结果的往往是其他东西。

 就比如体力,国际象棋棋坛就有着一句老话,那便是一场国际象棋比赛就好比一场40公里的马拉松比赛。

 而孙思棋虽然岁数比对面大上两轮,但他对自己的体力有着充足的自信。

 因此第二盘棋他改变了策略,主打一个拖字诀。

 他很聪明,用着高超的防守技术去消耗对面的体力,他也很狡猾,利用不能连将的规则去迫使对面去多消耗体力去思考。

 国际象棋在很长一段时间碾压着华夏象棋,无论是受众面还是算法规则,又或者是项目奖金还是世界影响力都略高于华夏象棋。

 但现在,华夏象棋新增了几百条看似无用实际上却又极度克制“和棋”的规则,更让华夏象棋竞技性高于国际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