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俗人热情与痛苦

27 从五数到一(第2页)

 这虽然听起来有点不现实,但是在90年代末期,这种公用时限的比赛比比皆是。

 一是因为象棋式微,没有大的赞助商和人力物力的支持,只能被迫用这种方式去缩短比赛的进程。二是因为这种计时方法,也能区分围棋和象棋的不同。

 也虽然在王不悔上任之后,他极力想去整改“时限”这种不合适的计时方法,但老一辈也是中坚力量的棋手,早已习惯了并“依赖”这种计时方式,再加上那几年也有着不少象棋高手因为在华夏象棋身上看不到未来,他们便直接转战了国际象棋,导致华夏象棋人才的流失。

 最后迫不得已,王不悔只能妥协,但他还是在不少高段位的比赛中推崇围棋单子计时方式,虽说改变了不少高段位棋手的下棋习惯,但是现在象棋棋坛主流计时方法依然还是“时限”。

 当然,时限也有时限的好处,在不少象棋比赛中,就有着一些利用时限规则的象棋高手,他们虽然棋力不出众,但他们的“时间准确率”却超乎常人,他们每一次落子都能精确的卡在时限之中,最后导致对手时间不够,被他们利用规则去赢得比赛。

 虽说很多职业棋手都对着这种时间利用率高的象棋高手感觉到不齿。但合理利用规则,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条件。

 而这次职业定段考试,正巧采用的是象棋比赛传统的公共时限。

 这对有些青涩不知道怎么把控时间的东东相当不利。

 而且,这次参加考核的人数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多。

 肯定会有着精确利用时间的棋手,这些人绝对是棋坛上的老油子,也是东东成为职业棋手路上的重大隐患。

 可,军棋又和“时限”的时间把控又有什么联系呢?

 东东看不懂,不止是她不懂,在她对面的那位儿时曾下过好长一段时间军棋的成年人,也不懂。

 杨铮站了起来,他似乎看见了他们眼里的共同疑惑,他缓缓的说出了他心中最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