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天不搞阴谋就不舒服(第2页)

戴林的手下带回了美国市场上的一些传言,即美国的一些饲料生产商正在商议向中国沧化公司提供一笔贷款,以支持沧化公司把维生素C的产能提升到每年几万吨的规模。

另外一个消息是来自于集团内部的,那就是中国政府有意从劳氏集团引进几种原研药的生产工艺,在中国国内生产这些药品。目前双方的谈判正陷入僵局,主要的分歧就是劳氏的开价过高,还有一些限制条件,中方难以接受。

“看来,也只能用药品上的合作来换取中国人不继续扩大维生素C的出口了。”

罗比森看完所有的情报,做出了一个决断。

顺便说一下,这个建议恰恰就是单锦文向奥格尔提出来,再由奥格尔汇报给罗比森的。
照奥格尔的说法,单锦文作为一名卫生局的官员,更在意中国是否能够自己制造若干种价格高昂的进口药,对于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茂林省的出口创汇没有兴趣,所以才会给劳氏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这一次,你们沧化科贸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啊。”

化工部的办公室里,副部长郑立农向前来汇报工作的高凡说道。

一周前,化工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联合与劳氏集团签订了协议,劳氏集团以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向中国提供了仿制几种新药的许可证,化工部则表示愿意采取有效行动,限制茂林省沧化科贸集团的维生素C生产,至少在五年内保持不超过5000吨的年产量。

有了这样一个限制,劳氏集团就不用担心失去全球的维生素C市场了。当然,由于存在沧化维C的示范效应,劳氏集团原来的涨价计划就不得不放弃了,在与几家美国饲料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中,也加上若干条保障供应的条款。

在外人看来,这桩交易中,化工部和医药管理局方面是占了大便宜的,沧化科贸则是付出代价的一方。

关于以沧化科贸的限产作为条件来交换劳氏的仿制药品许可证,这个建议是高凡主动向郑立农提出的,郑立农在接到高凡的电话时还差点怀疑电话那头是一个假的高凡。双方对了好几个暗号,郑立农才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无误,自己也没有听错高凡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