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油瓶倒了也别去扶(第2页)

 

徐盈微笑道:“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国家出面来规范稀土开发,最终茂林的稀土也像铜矿、钨矿一样,成了国家的产业,与茂林无关了?一旦出现这样的结果,那么地矿厅现在积极配合国家的整顿工作,未来就非但无功,反而有过了。”

 

“不……不会吧?”高凡讶然。他还真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乔嘉喜道:“小高,你一贯是搞技术的,对于企业经营里的事情了解得不多。你和你爸爸谈一谈就知道了,当初省里要把沧海化肥厂改为省属企业,也是和沧塘县进行了很长时间谈判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沧海化肥厂的利税怎么分配的问题。”

 

这件事,其实高凡是听高逸平说起过的。

 

中国的国营企业分为中央直属、省属、县属等不同级别,这些级别的差异不仅仅体现了企业领导的官职上,还体现在企业利润的归属上。简单说,就是中央企业的利税归中央财政,省属企业的利税归省财政,县属企业的利税归县财政。

 

这其中,又涉及到什么定额、分成之类的细节,极其复杂,全部写出来可以一直水到明年去了。

 

沧海化肥厂原本是沧塘县的县属企业,利税是归沧塘县所有的。化工部拿出2000万来搞铵改尿,改造之后,企业的产值和利税都增长了10倍,这些利税如果仍然全归沧塘县所有,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在改造的同时,沧海化肥厂的性质也从县属改成了省属。

 

其实,从改造资金的来源说起,沧海化肥厂应当直接一步升格为部属,利税全归中央财政。或许是因为国家看不上这点利税吧,这才把归属权送给了茂林省。

 

从规则上说,沧海化肥厂一旦改成省属企业,利税就要全部交给省财政了。这样一来,铵改尿这件事对沧塘县就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成了坏事。原来还能拿到几十万利税,现在利税提高到了几百万,自己反而一分钱都拿不到,这不就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