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1章 这才叫阴谋论!(第3页)

 


    现在发生的事情说起来最开心的旁观者就是msL群体:他们抨击"最后的晚餐"何尝不是在火上浇油?
 


    阿卜杜沉默半晌后道:“鹏哥,这个事情还是要跟亚历山大谈一下,这需要他们的vk,最好是让他帮忙联系帕维尔-杜罗夫。”
 


    萧鹏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西方就没有社交软件。他们常用的社交软件都是属于漂亮国的。所以基本上只能看到漂亮国想让他们看到的内容。
 


    别说什么言论自由,你在脸书、ins上夸夸龙国的好话夸夸菊厂?大概率被封杀!
 


    更何况莫里茨拍下来的内容!
 


    而能让他们看到不受漂亮国监管的的社交软件,一个是vk,一个是telegram。
 


    而这两个软件还特么的是一个人建立的!
 


    就是俄罗斯人帕维尔-杜罗夫。
 


    准确的说是他先建立了vk,后来vk被俄罗斯国家收购。
 


    因为vk被收购的过程不太光彩,他又和自己哥哥搞了号称"暗黑版vx"的telegram(电报)。
 


    他目的就是言论自由。
 


    现在哈马斯所有的视频都是在telegram上发布的。
 


    而这个telegram现在是让无数国家头疼的存在。
 


    西方头疼的原因是无法控制它——而俄罗斯头疼的是什么?像莫斯科音乐厅恐袭案的那些恐怖分子使用的通讯软件就是"电报"。
 


    这也导致很多国家都封了"电报":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巴西、印尼、泰国等等。
 


    呃,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因为"电报"被俄罗斯封了,所以它反而在欧洲畅通无阻,据帕维尔-杜罗夫自己说的就是"电报"总部是在德国。
 


    为什么是他自己说的?
 


    当年俄罗斯要求"电报"上交对话秘钥和用户数据,帕维尔直接选择硬刚!
 


    为了这个事情俄罗斯封杀了"电报"境内服务以及封锁了大量谷歌和亚马逊的云服务器ip。而帕维尔更绝,直接掏钱支持一个vpn自费让俄罗斯用户翻墙使用"电报"。
 


    不过也因为这事儿,"电报"的公司位置一直是个秘密,说在哪里的都有,还有个说法就是这个公司压根就没公司,所有人分散开网络联系工作。
 


    其实关于这事儿你真的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
 


    一方面,"隐私"是对人权最大的尊重。而另外一方面"监控通信"也确实能极大程度打击恐怖行为维护治安——但是监管者又有了作恶的可能!
 


    所以这是一个很难找到平衡点的社会问题,很难同时被满足。
 


    自由永远是要付出代价的!
 


    萧鹏道:“我是不想跟帕维尔有联系,这个事情还是你来做吧。”
 


    他其实在迪拜见过帕维尔。
 


    和一般的技术狂有点儿不同,他玩的相当疯,虽然他手里有的是钱但是没有任何固定资产,而且……他有一百多个孩子!
 


    跟这样的无政府主义者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