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0章 拯救第三世界的光伏板(第3页)

 萧鹏上次来大马士革的时候在市区租了个房子,两室两厅配厨房(叙利亚住房一般都是两个客厅),就这么个房子月租金差不多一万人民币。

 为什么这个房子租金这么高?

 基本上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治安好,那是一个公寓房,楼下有大铁门的那种。

 第二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但凡是物资匮乏的地方物价越高。现在叙利亚的物价相当高!

 而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家里有太阳能电池组,可以给厨房提供电能(就这还不一定能保证做完饭,所以家里还有小型瓦斯管)

 但是同样都是大马士革,市区和郊区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大马士革郊区就是标准的贫民窟!

 就说阿米尔住的这里算是大马士革东郊最繁华的地方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家里有光伏板的人可真不多。

 他们刚下车,一个女人就走出房屋,她并没有戴头巾,只见她看了一眼萧鹏后就走到阿米尔身边低声说了一段话,然后就又走回屋子里。

 她的声音不大语速又快,萧鹏还真没听清。

 等到女人回房间后,萧鹏才问道:“阿米尔,这女的是伊德利卜人?”

 阿米尔一愣:“呀,你听出来了?”

 萧鹏苦笑道:“每次到叙利亚我都有种高考考听力的感觉,你们快点儿统一阿拉伯语吧。”

 他的抱怨真不是没理由的。

 他整天说阿拉伯语难学,标准阿拉伯语反而说的人不多,基本上各国的阿拉伯语都不通。

 别说各国了,就算一个国家内的阿拉伯语差距都很大!

 就说眼前的叙利亚。

 举个最简单例子,就‘什么’这个词,在大马士革,发音是‘熟’;在阿勒颇发音则是‘伊熟’;在代尔祖尔发音则是‘熟滚’;在伊德利卜发音则是‘阿熟’,区别真的相当大。

 关键是每个地方还有不同的词汇,比如说在大马士革如果说‘叔叔之子’这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丈夫。

 而在别的地方又有别的表达方式。

 大家都是用阿拉伯语,但是一个国家里不同地方之间的人交流都很困难!

 出国后才发现龙国的‘普通话’真是个好东西!

 想象一下,如果龙国没有普通话统一语言那是什么场面?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那时候还搞经济发展?

 发展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