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2章 在比港的老友(第2页)

 

当然,也是因为这书他在欧盟里也是口碑两极分化。

 

欧盟的主要流派当然还是‘龙国威胁’。

 

而亚尼斯的观点则是把希腊债务问题和欧元体系挂钩。

 

呃,站在希腊人角度上这么说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就是欧元区的建立才导致希腊原来的福利模式玩不转导致破产。

 

当然亚尼斯认定为什么和龙国合作?

 

因为希腊走出困境不仅仅是需要投资,还需要技术!

 

欧盟那么多年一直往希腊扔钱,但是从没有扔过技术!

 

而龙国呢?派遣了工人、工程师,给希腊带来了技术。

 

不给希腊技术是因为希腊有了技术会分走市场和工作岗位,对他们本国发展不讨好;而龙国远在亚洲没有这种两难的负担。

 

这也就是龙国在世界各国都能说出‘双赢’的底气。

 

但是这个事情让德国人利用一个多年前和希腊签署的备忘录为借口给搞黄了。

 

为什么德国人要搞黄了这个事情?希腊摆脱经济问题对欧盟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换个角度考虑欧盟就能理解这个事情。

 

换哪个角度呢?

 

殖民地!

 

法国、德国这样带头的国家把其余的小弟国家当做‘商品倾销国’,他们可以把本国商品倾销给欧盟的任何一个等地方,而付出的代价那就是拿出一部分去补贴穷国,作为既得利益者,就算是铺贴了扔有钱赚。

 

可以把欧盟里的德法意理解为江浙沪,但是不做转移支付的那种……

 

如果希腊有了技术,那不也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市场了吗?

 

所以欧盟是这发展不起来的。

 

在萧鹏眼里,欧盟的崩溃是迟早的事情!

 

看看历史就知道了——整个欧盟里除了德国和法国工业相对完整,其他欧盟国家里有一个在技术和经济上崛起吗?

 

德法想要保住本国的工业能力,就要通过福利转移让其他欧盟国家失去科技投入、工业投入的意愿!

 

但是现在问题是:在新兴科技领域德法已经掉队!

 

换句话说就是——德法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带不动队伍了!

 

等到他们彻底带不动队的直接表现就是欧盟解体。

 

后来希腊还是和龙国谈成了比雷埃夫斯港的合作,这个过程真的是一波三折,那叫一个坎坷。

 

不过最后结果还算不错。虽然只是两个集装箱码头的合作,但是也给希腊带来了丰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