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5章 武将来了没人理(第2页)
于是,国王怒气冲冲地对王后吼道:“不道歉就滚回后宫好好反省,等本王回来再教训你!”
王后哇的一声大哭,站起身捂着脸,踉跄着跑回后宫。太后也颜面尽失,阴沉着脸起身,先向吴魁道歉,然后对国王说:“哀家身体不适,先回去了。”说罢便离去。
待二女离开后,国王愧疚地对赵桓说:“对不起,赵公子,我没想到她们会如此无礼,回头我会狠狠教训她们。”
赵桓并未客气,只是简单应了一声,表示已听见,且看国王后续能否兑现。
国王随即下令召三位武将来赴宴。既然赵公子都这么说了,多双筷子而已,无关其他,自然不能违逆。
很快,三位朝廷顶尖武将应召而来,分别是郑忠夫、李嗣邦、李恪。赵桓一见这三人,不禁笑了。他们将在数年后发动高丽一场规模庞大的政变,掀起血雨腥风,没想到提前几年便与之相遇。
赵桓并未表现出过多兴趣,仅在国王介绍后,三人恭敬施礼时微微点头,未显异样。他不愿让这些人以为他在支持武将。
他所求并非武将的支持,而是文臣与武将的尖锐对立,将高丽拖入对抗和战乱,甚至更早引发战乱,那才有趣。
因此,他可给予高丽武将一定支持,使其在遭受不公时勇于抗争,但又不能让国王和文臣察觉他在支持武将。
这些文臣和国王皆非易与之辈,能从细微处察觉异样。而幸子和吴魁对他格外尊重,若此时表现出对武将的明确支持,恐使国王改变重文轻武的策略。
三位武将已从大宁侯随从处得知事情经过,故而望向赵桓的眼神多了几分亲切与感激。毕竟在这朝代,肯为武将发声者寥寥,何况是来自大宋的声音。
有了大宋人为他们撑腰打气,他们也就多了几分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高丽国的重文轻武,统帅吴魁自然有自已的看法。他身为武将,且父亲是大宋的集团军元帅,当然难以忍受别人不把武将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