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7章 罗淑妃的提议(第3页)

当然,若能联合大宋一同抗击金国,那自然是上策,但对此他并不乐观,这也是他刚才否决罗淑妃建议联络大宋的原因。

他对大宋的动向难以捉摸,不明白为何在完颜亮大军直逼长江之际,大宋明明有机会将其一举歼灭,却未采取行动。大宋的真实意图他无从知晓,故而不敢贸然行事。

相较之下,联络吐蕃共同对抗金国的方案更为稳妥,这一想法他目前不便透露给他人,打算先观望罗淑妃能否说服格西上师,再作下一步打算。

商议妥当后,次日大军启程,朝兴庆府方向进发。

西夏军队在前,金国军队紧随其后,两军齐头并进。完颜亮急于寻大宋晦气,催促夏仁宗和任得敬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尽快抵达边境,向大宋发动攻势,金国军队也将随后进入大宋,配合并主导此次作战。

徒单合喜与刘萼将商定的进军计划禀报完颜亮后,完颜亮随又让人把徒单贞和苏保衡两位大将叫来一起商议。

苏保衡身为水军都统制兼工部尚书,徒单贞则担任枢密副使、沈国公兼同判大宗正事。这二人皆为完颜亮的心腹,此次出征大宋及前往西夏,均随行在侧。

经过商议,一致认可徒单合喜等人的作战计划,于是大军顺利出发。

完颜亮急不可耐,渴望再次杀入大宋,此次誓要血洗大宋。

他也想直取潼关,突破天险,直捣东京汴梁,生擒大宋皇帝并将其阉割,再将大宋群臣悉数阉割,以泄心头之恨。然而,他尚存一丝冷静,深知此举几无成功可能,因为大宋重兵集结于京城附近,尤其是潼关天险,更是重兵把守。

潼关本就易守难攻,加之宋军严密布防,欲破此天险实属难上加难,而若无法攻克潼关,便难以向东京汴梁挺进。

相比之下,徒单合喜等人制定的进军西蜀,夺取天府西蜀,获得一块根据地,再从长江沿岸而下,进攻长江两岸,切断大宋南北,这个作战方案更为容易,也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