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天赐良机(第2页)
秦岭哼了声:“五千万?那点钱够干什么的啊,不过是毛毛雨而已,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像柳杖子矿这样的规模的企业,至少要五个亿,才能让其真正活起来。”
抚川财政虽然富足,但真要拿五个亿去激活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五个亿恐怕仅仅是个开端,而且,还极有可能成为个大窟窿,真要往里投钱的话,几百个亿也未必填得满。
而现在的领导,任期最多不超过十年,所以,大家想的都是在最短时间里干出名堂,对这种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甚至还存在相当风险的项目,基本持谨慎态度。
“我虽然不懂,但个人感觉五个亿,好像都未必够吧。”林海苦笑着道。
“当然不够啊,这只是激活而已,真要让柳杖子矿重新红火起来,至少需要五年的不间断资金和改造。”秦岭说道:“这就是我要送给你的政绩。”
林海的眼睛一亮,试探着问道:“五年......难道是国家要对柳杖子矿投入资金进行升级改造?”
“你猜对了,去年年底,国务院组织六大部委联合搞了一次全国的有色金属矿产的调查摸底,柳杖子矿是在其列的,有关专家对柳杖子矿的矿脉分布,开采难度,技术要求等等做了全面的评估,普遍认为有一定的潜力。当然,这只是摸底,最终的决策还是需要经过反复规划和对比的。一旦被列入计划,就意味着将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才是大公子对柳杖子矿志在必得的主要原因,你想啊,到了那个时候,作为柳杖子矿的股东之一,即便什么都不做,也照样可以赚个盆满钵满啊。”
最近十年,随着国家对矿产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大量民营资本参与了进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牌国企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巧取豪夺的暗箱操作,大公子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轻轻松松的赚取大量的钞票。
林海听罢,不由得心花怒放,笑着道:“要这么说,柳杖子矿是要凤凰涅盘了。”
“什么凤凰涅盘,你哪只耳朵听到的,你以为国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呀,你想要多少就来多少?”秦岭笑着道:“告诉你,柳杖子矿只是备选之一,而且并不占什么优势,很多专家对此还是持保留意见的,至于原因嘛,其实很简单,毕竟经营不善,停产两年了,要想盘活这样的企业,自然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秦岭正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