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神评论把国风自定义捧上神坛(第2页)

 “我们也不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而是等这阵风过去之后,等大家的目光都凝聚在苏秦和他的电影身上的时候再动手,那时候谁能想到是我们音乐圈的人做的?”

 经他这么一提示,所有人都露出一副恍然的表情。

 只要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甚至忽略掉自己的动机,那以苏秦的高调作风,想暗杀他的人可就太多了。?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单说西方大国的那些资本家,想要弄死他的就不计其数,又怎么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只要苏秦一死,他们就可以继续收割粉丝,继续让他们的音乐为自己疯狂敛财。

 此时的国内互联网上,一个又一个的乐评大师在发表着新的音乐点评,没有人会想到居然已经有人藏在黑暗中想要苏秦的命。

 其中最火的几篇乐评,写得让粉丝们深以为然。

 “苏秦的这首《清明雨上》是一首架构巧妙、深情细腻、同时又充满挑战性的国风佳作。

 第一点:歌曲架构巧妙。

 在歌曲上,采用主主过渡副歌的布局,如同清明时节的雨滴,缓缓落下,引人深思。

 在编曲上,古筝、笛子的悠扬旋律与架子鼓的激昂节奏交织,构建出浓厚的国风氛围。

 相比此前那些动不动就用唢呐乱吹一起的所谓古风歌曲,这首歌对古典乐器的运用有着云泥之别。

 第二:歌词深情细腻。

 歌词质量卓越,如‘窗透初晓,日照西桥’、‘木雕流金,岁月涟漪’等词句,意境深远,寓意着对故去亲人的无尽怀念。

 歌词中的‘拆两行’象征着离别,而‘我在人间寻天堂’则直击人心,深刻诠释了逝去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第三:充满挑战性。

 之所以用这个形容词,是因为主歌到副歌的转换,以及‘东瓶西镜放’的高音部分,考验着听众的嗓音和情感共鸣,这也是歌曲的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