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想演好孙太后,你得先了解孙太后(第3页)

 

所谓忠言逆耳,可不是谁都愿意听的。

 

朱瞻基对胡皇后逐渐心生不满,然后慢慢疏远。

 

相比之下,孙若微就聪明多了。

 

就算看到朱瞻基在斗蛐蛐,也从不进行规劝,总是顺着他。

 

时间久了,朱瞻基对孙贵妃愈加喜爱,这也是孙若微有意为之。

 

因为胡皇后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一直没能生出儿子。

 

而时常获得朱瞻基的宠幸的孙若微,在宣德三年,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朱瞻基非常高兴,为这孩子取名为祁镇,想让他在未来安定天下。

 

但如果朱瞻基知道后来的事情,恐怕就高兴不起来了。

 

史书上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朱祁镇并不是孙若微生的,是她将手下的宫女,推上龙床借腹生子。

 

只不过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些不太靠谱。

 

但不管真相如何,孙若微还是凭借这个儿子,在第二年迫使胡善祥主动辞去了皇后之位。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朱瞻基的帮忙。

 

就这样,孙若微如愿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整个废后过程,都是她一手策划,但她表面上,却装出一副谦让恭谨的态度,说了好一番冠冕堂皇的话。

 

胡皇后被废之后,天下闻而怜之。

 

甚至朱瞻基本人,后来也时常懊悔,经常辩解说,废后是他年少时做下的荒唐事。

 

但也正是这件荒唐事,开启了明代废后之先河,让后来的皇帝们,以效法先祖为由,动辄以个人喜好废立皇后。

 

但如果只是做了这些事情,孙若微还远远达不到“妖后”的级别。

 

宣德十年,文武双全的朱瞻基英年早逝,一个让大明朝急转直下的皇帝朱祁镇登场了。

 

俗话说母凭子贵,孙若微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后。

 

但当时的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无法管理国家。

 

一个本该摇头晃脑读书的年纪,你指望他一个小娃娃能怎么当好皇帝,能怎么处理好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