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汉武帝的野心真的很野

苏秦不只是给全网粉丝做简单的科普,也不是简单的罗列时间线,因此这次的汉武帝大事记特别长。

 “当时河西走廊非常混乱,原本居住在河西走廊的游牧部族月氏,在匈奴的攻击下,月氏国国王被杀,匈奴人甚至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

 新的月氏国王渴望报仇,但却无能为力,整个部族被迫西迁。

 刘彻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只要能联系上月氏国,东西夹击匈奴,打败匈奴便不在话下。

 但是摆在汉朝面前的困难是月氏到底在哪里,怎么能联系上?

 汉武帝决定公开招募使节出使月氏国。

 公元前 138年的一个早晨,一位 27岁的伟大冒险家从汉武帝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踏上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他就是张骞。

 张骞这一去就是整整 13年,从长安出发时使团一共数百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 3人。

 13年间面对利益诱惑、武力威胁,张骞却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张骞一行两次被匈奴俘获,被拘禁达十余年之久。

 历经千辛万苦,张骞终于找到了大月氏。

 但这个之前强悍善战的部族,此时却已经占有了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水草。

 新王早已放下了与匈奴的往日恩怨,结盟攻匈,最终以失败告终。

 张骞通西域,虽然起初确实是出于军事目的,但是无心插柳之下开通了西域。

 至此,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围。

 张骞一行不仅为与匈奴的战争提供了完备的军事情报,还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西域与中原的交流因此开启。

 在历史上,司马迁将这件意义深远的事称之为凿空西域。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刘彻此时并不知情。

 汉朝使团多年没有消息,也没有带来盟友,但是匈奴该打还要打。

 公元前 134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在大行令王恢的建议下,汉武帝拒绝了和亲。

 接着王恢又给汉武帝献策,派商人聂一诱使匈奴军队进入马邑,然后围而歼之。

 刘彻力排众议,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

 3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马邑,在附近山谷中进行埋伏,坐等匈奴上钩。

 然而这个计划最终却因消息泄露无功而返。汉武帝动用了几十万的军队却一无所获。

 此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更加频繁地入侵汉朝边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