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才华横溢,博物馆馆长邀约(第2页)

  杜逸明连忙把东西小心翼翼地接过来,然后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

  他这一看就是一个多钟,其他人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

  而直播间的观众,已经把杜逸明的牛逼战绩全都扒了出来。

  曾任鲁东大学考古学教授!

  曾任帝都博物馆馆长!

  国内历史研究十大传奇人物之一。

  现任湘南博物馆馆长,湘南历史系主任,北大考古系可做教授……

  足足一个版面的牛逼头衔,把无数人震惊得目瞪口呆。

  终于,杜逸明的头抬了起来。

  “这是真的,如假包换的《永乐大典》。”

  “这位同志,你可是为我们国家的历史和考古研究做了突出贡献啊!”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直到这时候,这个考古痴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对方名字。

  苏秦则是没有半点架子,前线地回应道。

  “杜教授,我叫苏秦,苏东坡的苏,秦始皇的秦。”

  当何灵把整个发现过程告诉杜逸明后,杜逸明爽朗地大笑起来。

  “苏秦,好名字啊!”

  “六国之相,合纵抗秦,你如今的气势也不必当年的苏秦差多少。”

  听到这个评价,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历史上的苏秦,字季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

  年轻时与张仪、孙膑、庞涓同师鬼谷子,毕生中最精彩的成就就是合纵连横,执掌六国相印。

  杜逸明把眼前的苏秦跟历史上的苏秦相提并论,这已经是极高的赞誉。

  苏秦却是一点都不恃才傲物,反而变得更加谦虚。

  “杜教授过奖了,我比之历史上的苏秦不及万分之一。”

  杜教授一点都不接受的他的谦虚,反而夸得更加详细。

  “你仅凭石棺一角就能判断出这是大明墓葬,更是对《永乐大典》的历史了如指掌,光凭这一手就超越了多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不过我左思右想都不明白,这几十本《永乐大典》怎么会出现在明朝的私人墓穴里。”

  《永乐大典》从著成之日起就意义非凡,备受重视,也是历代帝王权贵争夺的宝物之一。

  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应该出现在毫不起眼的墓穴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