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对策(上)(第2页)

 “辽国自昔年被金国重创,险些灭国后,国力至今未曾完全恢复。

 蒙古不知辽国已暗附大明,必遣一支偏师,甚至主力之一部,由此叩关。

 若破辽,便可从辽地攻我大明一个出其不意。”

 “其二,原金国故地——即现今我大明金州。”

 戚继光目光扫过众人,分析道:

 “金州新附不久,虽经大力整顿,然根基犹未完全稳固,且地处平原,利于蒙古铁骑驰骋。

 此路,必是硬仗、恶仗之所!”

 “其三,便是正面对撼我大明国本之路。

 铁木真绝不会放过九边重镇。

 九大重镇,万里边墙,必将面对蒙古大军主力!”

 戚继光刚刚说完,殿内诸臣尚在消化这三条可能的主攻路线与严峻形势,一位身着绯袍、气质雍容沉静的大臣便缓步出列。

 正是内阁重臣谢安。

 他并未直接反驳戚继光,而是先向御座上的朱胜躬身一礼。

 随后目光扫过戚继光与郭靖,声音清朗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审慎:

 “陛下,戚尚书所言三路,确为蒙古南下的兵家要冲,臣深以为然。

 如何备战御敌于此三处,亦是重中之重。”

 他话锋微微一转,语气加重了几分:

 “大明之所虑,不仅在于蒙古明面上的百万铁骑,更在于其可能之‘合纵连横’。”

 “哦?谢卿有何见解?”

 朱胜目光微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诸位同僚,莫要忘了,在我大明金州之侧,卧榻之旁,尚有另一猛禽——清国。”

 他环视众人,缓缓道出最大的担忧:

 “昔日,蒙古与女真诸部并非没有纷争,甚至多有仇怨。

 然,利益之下,仇怨并非不可化解。”

 “联盟蒙古,共击大明,瓜分疆土财物……清国能否抗拒此诱惑?”

 “若清国点头,则金州辽东防线,便将瞬间面临蒙古与清国两大强敌的夹击!”

 “届时,戚尚书所言金州一路,压力何止倍增?”

 谢安的声音回荡在殿中,如同在原本就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又重重地加上了一层更浓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