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符人陈阿斗

第661章 合作(第2页)

 “那可不行哩,你们都是大学生,要是做了上门女婿,祖宗都不会愿意!”于晓娟认真的说道。

 一顿饭吃了七七八八,忽然听说帐篷到了,一群人便嘻嘻哈哈的出门去了河边。

 村里不少人家也出来帮忙,就连在河面帐篷里钓鱼的两个男子,也都穿上外套出来瞧热闹。

 冰面上停了三架雪橇,上门堆了满满的东西,人多力量大,很快将东西卸下来。

 渔具店老板主动结了雪橇钱。

 从县城跑到陈家坳,走河道是一百多公里,比山上的道路近了一半,雪橇走了足有四个多小时,一架马车才收一百五十元。

 老板很有经验,根据周围环境,亲自在河面上挑了五个位置,指挥着大家在冰上打孔和组装帐篷。

 这家伙卖的五套帐篷,居然带了五个打孔钻。

 老板认为,既然是成套卖钓鱼帐篷,当然需要五个钻了,不过拉来的这五套设备,并没有搭配木柴和碳,也算是老板有点良心,没有可劲儿的薅羊毛。

 当然这也和雪橇的容量有关系,若是再整上十几箱柴火,岂不又要多雇一辆车子,那就不划算了。

 何况人家村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柴,听说陈家坳的村民过去都是猎户,民风彪悍,老板没傻到来这里讨打的地步。

 周林主动拿着一只模样像螺旋桨的铁钻,旋转着在半米厚的冰层上开出一个直径二十五厘米的孔来。

 老板说河里的鱼没有天池的大,因此二十五厘米的冰洞足矣。

 主要是这五套帐篷搭配的橡胶地垫,上面开的孔是二十五厘米。

 第一个帐篷扎好后在冰洞上固定,地垫一铺,范剑便首先钻了进去,并且宣布已经被他占领。

 可惜的是这会儿都在忙着组装另外几个帐篷,因此其他设施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拆箱分配,他只能孤零零的坐在帐篷门口,只露出一个脑袋瞧着外面的情形。

 周林见这个帐篷并没有门口那一个平米的过度空间,而且还比天池上的那个帐篷小了一圈儿,心里就放心了。

 看来还是自己的那套帐篷最好。

 好一会儿剩下的四个帐篷都安装固定完毕,老板和他的一个伙计拆开几个纸箱,开始往帐篷里装柴火炉。

 进口的炉子很精巧,全封闭的,下面有四条腿,添柴口是透明玻璃,带了几节烟囱,老板还配了一套锅具。

 炉子四周和烟囱都没带防烫网,周林略一比较,就知道自己帐篷里那个炉子要比这几个好得多。

 当然这种炉子也不便宜,一套要小两千。

 接下来是地垫、睡袋、置物架、折叠桌、水箱、鱼食渔具、露营灯等等一大堆杂物,一件件分配到五个帐篷里。

 有村民从家里拿来了劈柴,范剑赶紧取了一些,从整理箱中找出酒精块,轻松的在炉子中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