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天蚕土豆

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小钱堆(第3页)

 只有老先生走到裴钱身边,笑问道:“小姑娘,我能瞧一瞧竹简边的字内容吗?”

 裴钱起身有模有样作揖致礼,喊了声伏老先生后,想了想,蹲回地,摆摆手,“看吧。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好着呢,是我师父从书辛苦摘抄下来的,要不是远游四方,听别人说的。”

 像最近朱敛那句随口瞎说的人生苦难书,最能教做人。

 也给陈平安一字不漏刻在了竹简,不过裴钱最不喜欢这枚竹简,所以将它放在了最外边的地方,孤零零的。

 反正她觉得这枚竹简,不师父其它所有竹简。

 裴钱仰着脑袋,一丝不苟道:“老先生,事先说好啊,给你看了这些我师父珍藏的宝贝,若是万一我师父生气,你可得扛下来,你是不知道,我师父对我可严厉了,唉,么得法子,师父喜欢我呗,抄书啊,走桩啊,算了,这些事情,老先生你估计听不明白。书斋里做学问的老夫子嘛,估计都不晓得一个馒头卖几钱。”

 裴钱再次郑重其事地提醒道:“老先生,你可不能让我好心没好报?不?”

 青衫老人展颜笑道:“!”

 于是小的蹲在原地,老的也蹲下身,一片一片竹简浏览过去,轻轻拿起,小心放下。

 这让裴钱松了口气。

 一一看过约莫半数竹简,老人笑问道:“拳头大是世间最大的道理。小姑娘,你信不信这套说辞?”

 裴钱毫不犹豫道:“信啊,不然我才这么点大,每天走桩练拳、练习刀法剑术干啥?江湖很险恶,坏蛋茫茫多啊。”

 裴钱本想说些那几句关于自己远大志向的豪言,只是突然想到老魏说的,交浅言深是江湖大忌,于是她忍住不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还是留在自个儿心窝子里吧。师父一个人知道行。

 远处年儒士习惯性皱眉。

 老人却是爽朗大笑。

 裴钱不知道这有啥好笑的,去将附近一些竹简翻过来晒太阳,一边辛苦劳作,一边随口道:“可是师父教我啦,要说清楚这个道理,得讲一讲顺序,顺序错不得,是做人先讲理,然后拳头大了,与人不讲理的人讲理更方便些,可不是劝人只讲拳头硬不硬,然后噼里啪啦,一股脑忘记慎独啊、克己复礼啊、扪心自问啊啥的,唉,师父说我年纪小,记住这些行,懂不懂,都在书等着我呢。”

 裴钱最后盖棺定论,“所以老先生说的这句话,道理是有的,只是不全。”

 年儒士这才脸色稍稍好转。

 老人倒是没有笑话裴钱,也没有说什么。

 裴钱眼神熠熠,“老先生,我师父,学问是不是很大?”

 老人答道:“单凭你师父这几句话,看不出学问大不大,但是最少……说得很对,嗯,是无错。听着简单,其实颇为不易,践行此理,更难。”

 裴钱一挑眉头,气呼呼挡住老人继续翻看竹简的路线,双臂环胸,“那老先生你少看些竹简。”

 老人笑道:“呦,小丫儿还挺记仇。”

 裴钱点头道:“尊老爱幼,老先生你岁数大,我年纪小,咱俩扯平了,老先生可莫要跟一个小姑娘倚老卖老啊。”

 老人只得说道:“你师父教得对,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保住你的性灵之气,你师父很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

 厉害啊。”

 裴钱先是开心笑起来,然后摇头晃脑道:“老先生这么说,是不是想多看些竹简?行吧行吧,看吧看吧,怕了你们这些老夫子了,一套一套的,唉,愁人。”

 如此一来,便是那位年儒士都有了些笑意。

 至圣先师曾经编撰一书,其宗旨立意,不过是思无邪三字而已。

 以至于后世一位大圣人,为了维护至圣先师的道德无瑕,又不好擅自删去一些篇幅,所以注解训诂得很是辛苦。

 这让伏先生很是笑话了一番。

 这位年儒士深以为然。

 似乎三教百家,帝王将相,整个天下,都有这个问题。

 不过年儒士觉得今天的伏先生,有些怪,竟然又笑了。

 在狮子园待了这么久,可从未笑过。

 翻遍了竹简,老先生站起身,看着那个还在给竹简辛勤翻个儿的黑炭小丫头,想要搭把手,裴钱赶紧摆手,用手臂胡乱擦了擦额头汗水,笑道:“我可尊老得很哩,不用老先生你帮忙,不然给师父看到了,非要揪我耳朵。”

 老先生笑着告辞离去,也伸手虚按两下,示意裴钱不用起身作揖行礼,算是爱幼了。

 两位夫子并肩而行在林荫小道。

 年儒士欲言又止。

 名为伏昇的老人淡然笑道:“不出意外,那个年轻人,是老秀才的关门弟子。”

 年儒士神色复杂。

 伏昇感慨道:“我们别管了。”

 年儒士点了点头,问道:“那么先生何时收取柳清山作为弟子?我觉得柳清山此次大考,已经过关了。”

 伏昇摇头道:“还早呢,在书斋读万卷书,道理是懂了些,可如何做呢?还需要柳清山行万里路,看更多的人和事。”

 年儒士问道:“先生是准备带着柳清山一起返回土神洲?再将那些当年先生一力救下的那些圣贤典籍摹本,交予柳清山?”

 伏昇想了想,“我不一定陪着这个孩子游历,那太显眼了,而且未必是好事。”

 这位曾经被誉为“为天下儒家续了一炷香火”的老先生,突然笑道:“虽说老秀才与我们脉不同,可不得不承认,他挑选弟子的眼光,从崔瀺,到左右,再到齐静春……是越来越往走的。”

 年儒士摇头道:“那个年轻人,最少暂时还当不起伏先生这份赞誉。”

 瘸子柳清山带着陈平安和柳伯去了他的书斋坐坐。

 柳伯一眼看到了那只小木盒,里边装着一个大王朝末代皇帝的巡狩之宝,落在不对路、眼界又不高的练气士手,是个小金块而已,撑死了卖出几颗小暑钱。

 而她当然属于不对路的修士之列。

 她有了些想法。

 之后独孤公子和婢女蒙珑,率先离开狮子园,带着那两件俗世古董而已。

 与他们继续同行的那对师徒修士,也不知道柳氏从哪里拿出来的一堆神仙钱,更是满载而归。

 再之后,是那对道侣修士离去,同样收获颇丰,兜里装着的可是小暑钱,远远超出预期,雀跃不已。

 陈平安原本早想要走,只是一直被柳清山挽留,又多留了三天,把狮子园逛遍了。

 柳清山其实偶尔眉宇间有些忧愁,所以每次都要跟陈平安喝酒。

 陈平安知道是那栋绣楼的家务事,只是这些,陈平安不会掺和。

 这几天里,柳伯去小院找了陈平安两次,一次是告诉陈平安,她将那个柳树娘娘打了个半死,最近百年应该会很老实。

 一次是跟陈平安分赃。

 化宝妖总不能用法刀獍神一切为二,事实,天地间任何一只地仙化宝妖,只要能够饲养、调教得当,大道可期。

 当然嫌它耗费神仙钱和机缘,杀了夺宝,也是一笔巨大财富。

 所以柳伯折算成一笔谷雨钱,当做陈平安赢得的报酬。

 当柳伯走后,陈平安和裴钱师徒二人,对着桌的小山堆,裴钱笑得灿烂,陈平安也笑了,摸了摸裴钱的脑袋,“那不扯你耳朵了。”

 裴钱一头雾水,“啥?”

 陈平安弯腰趴在桌,没有给出答案,看着那座谷雨钱堆小山。

 裴钱双臂环胸,挺直腰杆,不去想那句话,开心问道:“师父,我这次不是赔钱货了吧?”

 陈平安坐起身,笑着伸出双手,将裴钱的脸颊搓圆弄扁。

 朱敛坐在门口翻书,看得聚精会神,看到精彩处,根本不舍得翻页。

 有些怀念那位荀老前辈啊。

 石柔瞥了眼朱敛那本书,差点没气死她。

 在狮子园的最后一天,陈平安一行人要动身去往京城之际,天刚蒙蒙亮时分,柳伯独自一人前来,交给陈平安那块从木盒拿出的巡狩之宝,面无表情道:“这是柳老侍郎最早答应的事情,归你了。你拿来炼化本命物,会极其出众。因为这小金块当,除了残留着一个世俗王朝的运,在狮子园搁放数百年后,也蕴含着柳氏运。我拿它无用,可你陈平安一旦炼化成功,对你这种半吊子读书人,是效,最重要是此物,即便你已经有了五行之金的本命物,一样可以将其炼化消融,甚至可以帮你原本的本命物提高一个品秩,以后的修行路,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陈平安拿着那枚小巧巡狩之宝,端详一番,然后递还给柳伯,小声道:“帮我偷偷放回柳清山书斋里边,记得别太显眼的地方。”

 柳伯皱眉道:“不要?你认为我是在骗你,觉得这枚巡狩之宝名不副实?”

 陈平安懒得跟她解释。

 喊已经斜挎好包裹、手持行山杖的裴钱,离开院子,沿着狮子园外那条静谧小路。

 柳伯一直留在院子里,突然笑了笑。

 如果陈平安胆敢收下。

 她可要出刀杀人了。

 那么陈平安到底是为何拒绝这份天经地义的馈赠?

 是察觉到她的动机,不敢收,还是当真只是不愿收下?

 柳伯不去深思,既然巡狩之宝留下,那么陈平安的想法,与她无关了。

 裴钱蹦蹦跳跳跟在六步走桩的陈平安身边,好问道:“师父,为啥不要那块金子呢,瞧着很讨喜唉?而且那个女冠还说了那么多好处。”

 陈平安一边出拳走桩,一边微笑道:“柳氏运跟它挂钩了,我们拿走,柳清山怎么办?他可是还送了你一本书的。”

 裴钱想了想,点头道:“也对,瘸子叔叔本来那么可怜了,还是让他留着吧。”

 然后裴钱跟着陈平安一起走桩。

 裴钱冷不丁笑道:“师父,这叫不叫君子不夺人所好啊?”

 陈平安出拳不停,缓缓而行,摇头道:“我啊,距离真正的君子,还差得远呢。”

 “有多远?有没有从狮子园到咱们这儿那么远?”

 “大概藕花福地到狮子园,还远吧。”

 “这么远?!”

 “可不是。”

 “师父,可是再远,都是走得到的吧?”

 “对喽。前提是别走错路。”

 裴钱突然停下脚步,站着不动一会儿,等到朱敛和石柔都擦肩走向前,然后她悄悄伸手到屁股后头,手掌虚握拳头,跑到朱敛那边,笑嘻嘻问道:“想不想知道我手里藏着啥?”

 朱敛黑着脸:“滚蛋。”

 裴钱伸手向石柔,“石柔姐姐,你猜猜呗?猜了我送给你哦。”

 石柔翻了个白眼。

 陈平安本来还偷着乐呵来着,结果看到裴钱笑嘻嘻望向自己,不等她说话,立即一板栗敲下去。

 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