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四款轻机(第3页)

 

“捷克式zB26轻机,捷克制造,口径792毫米,发射792x57毫米s尖头弹,20发弹匣供弹,优点在于杀伤性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综合性能优秀,不易出现卡弹等故障,缺点在于火力持续性不足,且加工相对费时,其枪机需要一整块优质钢铁铣削而成,无法采用主流的冲压工艺,我们没有进口原厂货,部队拥有大量国内仿制型号。”

 

“dp28‘捷格加廖夫’轻机,苏制,口径762毫米,发射莫辛纳甘762x54毫米步枪弹,47发圆形弹盘供弹,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火力持续性强,缺点为火力空窗期较长,弹盘更换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供弹故障,该枪我在苏联接触过,内部结构简单,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加工要求最高的零件为枪机,适合大量生产,如果改进弹盘结构的话,是一把好枪,可以测绘仿制改动为792毫米口径,我们没有该枪,只能通过组织途径获取,如果幸运的话,甚至可以得到该枪的完整图纸。”

 

李强不快不慢给出四款较为适合当前环境的班用轻机,针对每款轻机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大致介绍。

 

众人议论纷纷,针对四款轻机小声讨论,不断思考。

 

“局长,你接触过德国最新研发的mg34通用机枪吗?”这时,朱睿忽然出声道:“我听说这款通用机枪性能非常优秀,射速极快,达到每分钟1200发—1500发。”

 

“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实物,但大致了解,这款机枪是德国最新研制的新式机枪,兼顾轻重机枪的需求,自身较轻,可以单兵携带随班组移动,架起三角后构成稳定射击的基础,成为重机枪。”李强文言点头回应道:“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算得上世界前二,但是这款机枪不适合我们,结构复杂且射速过快,弹药消耗量是传统轻机枪的两三倍,我们既无法获得原型枪测绘仿制,也根本用不起。”

 

mg34通机,这玩意儿好不好?

 

当然好,没得说。

 

李强虽然没接触过实物,但通过道听途说也能敏锐感知到这款机枪的性能有多么优秀。

 

然而,根据地用不起,真的用不起。

 

“我个人推荐捷克式轻机,麦德森我接触过实物,机械架构复杂,如果不小心进水进沙,很容易出现供弹故障。”庄前鼎缓缓说道,给出自己的态度:“捷克式轻机最大的缺点是火力持续性不足,我们可以针对其缺点进行改进。”

 

听到庄前鼎的话音,众人顿时打起精神,抬头望向前方,目光凝聚于庄教授身上。

 

“教授,如何改进?”李强面露喜色,立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