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红星拖拉机原型车!(给墨瑞雪加更1/3)

根据地,钢铁,三万五千吨年产量,放在正常情况之下,李强真的很难把这三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然而,手中这份绝密统计文件清晰告诉着他,在被世界视为工业荒漠的中华,在中华北方的陕北,有着这样一座钢铁厂。

3。5万钢铁产量是什么概念?

去年国民政府钢铁产量约五万吨,也就是说,这座钢铁厂的产量已经达到全中华钢铁产量70%。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这份统计文件上的钢铁厂,仅仅处于纸面状态,李强还不会如此作态,完全是因为榆林钢铁厂后面标注的的总产量和单日产量数据。

产量数据的出现,意味着这座钢铁厂已经进入生产状态,而非纸面!

冷静。

保持冷静。

李强忍着心中的骇然,尽管统计文件描述的内容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但他却不能因此失去理智,整个人连续深呼吸几口气,迫使脑海恢复清醒,转而向陆远问道:“陆同志,我想知道榆林钢铁厂的情况。”

“首长同志,榆林钢铁厂隶属军工局最高绝密,我暂时无权向您告知。”陆远摇了摇头,回应道。

“好的,我知道了。”

李强闻言,怔了一下,立马明白其意,暂时的意思简单明了,想要深入了解榆林钢铁厂的所有信息,必须等他正式接手军工局:“关于最高科学技术小组的情况呢?”

“一样,最高科学技术小组隶属军工局最高绝密。”陆远继续摇头说道。

“我明白了。”李强见状,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些许猜测,轻轻合拢统计文件,目光看向窗外,陷入沉思。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榆林钢铁厂就是最高科技组一手缔造的作品。






对军工局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的李强,脑海思绪泛着,待得出各种问题的初步解决办法和对策,随即收拢心神,默默期待着抵达根据地的时刻。

还未到达根据地,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李强如今真的特别期待到了延城之后见到的东西。

时间悄然流逝。

两个小时后,平稳行驶于公路之上的别克汽车,缓缓减速,最后稳稳地停在马头关东岸。

李强下车,独属于马头关的热闹画面映入眼帘,一名名裹着白色头巾的壮年汉子们,挑着一担担沉甸甸的箩筐,里面装有呈黑色的磁铁矿粉,这些全是经过精挑细选品位达到50%以上的优质精矿。

一部分壮年汉子们挑着一筐筐精矿来到码头,有条不紊登上专门往返东西两岸的货船,货船体型大,装的多,一般可以装三四千斤,另外一部分人则直接登上体型较小的渔船,装了约莫三四百斤的磁铁矿粉,便拿起竹杆开始撑船,向着处于下游更加繁华的西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