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唐家!(第2页)
没想到论持久战还是纪实文章,果然,中国速胜论患者和中国亡国论患者本质上是同一类人。
遇到胜利,立马觉得中国可以快速打赢日本,遇到挫折,马上决定要亡国了。
“先生,您言过其实了,中国不会亡,也不可能亡,这是我所坚信的。”林婉出言批评道:“我中华国土广阔,具备很好的战略纵深,以空间换时间,日寇虽然兵锋强盛,但后劲不足,很快会陷入僵持态势,此消彼长,最终落败,您说的速胜和亡国都不切实际。”
“小姑娘说得好。”旁边一人顿时拍手叫好。
“说的有道理。”
周围人群也纷纷鼓掌叫好。
“希望如此吧。”中年男人没有因为林婉的话而改变心中想法,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
余华知晓对方的理念没有变动,笑了笑,看向窗外,人到中年三观早已建立,思想固化,认知水平受限,既不容易改变,也不会去改变。
这是中年群体的通病,无论速胜论还是亡国论,早已扎根于心底最深处,除非物理消灭,不然无法根除。
而像他一样的国人不计其数。
“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一个人心混乱迷茫的时代,在一个外敌侵略内部割据的时代,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啊……”余华透过中年男人的影子想起许多,心中无限感慨,双目看向北方,脑海浮现那道身影,内心流露万分敬佩。
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建立新中华,面临国内外无比复杂的局面,硬生生开天辟地,换了人间。
其中难度,想想都令人头皮发麻。
“算了,还是不去想这些,按自己的计划走就行,10月20号,距离淞沪大溃败越来越近了,淞沪战败,南京受害,南京……我能做些什么?”余华脑海陷入思考,记忆浮现关于南京保卫战的资料。
淞沪会战失败,南京沦陷是必然的结果,余华改变不了,谁都改变不了,但让他什么都不做这不可能。
余华对于南京保卫战的脉络可谓如数家珍,十一月12日淞沪沦陷,日寇拿下淞沪地区,华中派遣军松井石根立即集结重兵进攻南京,意图占领南京国都迫使民国政府投降。
南京周边无险可守,结局早已注定,沦陷是必然,但作为国都又不能不守,所以问题来了,谁来守?
而一位关键人物由此浮出水面,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唐生智。
“可惜了,唐生智拿到的可是比文天祥还好的剧本,要是他在南京城破的时候战死城头,与日军同归于尽,以身殉国,历史地位之高无法想象。”余华脑海回顾南京保卫战的过程,对于主帅唐生智的行为表示感慨,千古留名和遗臭万年,他选择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