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页)
如果按照陆知章的思路,老解等人的问题不算大,因为“都在掌握之中”,只要他或者李野一声令下,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得乖乖的听话。
但是另外两个问题就不同了,上面给出了“造不如买”的指导意见,跟一分厂的原定计划南辕北辙,那么一分厂是要“抗命”吗?
而奉天那边的海狮大面包,比一分厂的京城牌商务车明显要好一些,定价却比京城牌略低,这个问题更是事关重大,
要知道一分厂这一年多来,在新车型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只靠1041的利润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如果商务车项目一炮不响,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缓过劲儿来。
但李野却根本就不在意这些。
因为他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了。
造不如买,是这几年内很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内地有很多技术项目的下马,都跟这个说法有关系。
但一分厂的技术发展路线不依赖外人,谁给出指导意见都没用,我又不需要你审批研发资金,你指导个毛线啊?
而奉天那边.
李野低声道:“老陆,你说的奉天那边新车的定价比我们低.会不会是得到了我们这边的风声?”
陆知章赫然一惊,问道:“得到了风声?你说咱们这边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这年头的通讯远不如后世发达,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密,有些消息的传播非常缓慢不说,而且大家也不懂得这种消息的价值,也没有传递消息的渠道。
而奉天那边给出的定价如此具有针对性,李野自然怀疑有人吃里扒外。
陆知章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意味复杂的道:“那如果真有叛徒,你觉得会是谁?”
一分厂的车还没上市,价格也没有正式公布,只是在两个月前的一次会议上,被牛红章强烈要求,李野才被迫提了一下。
看看陆知章复杂的眼神,显然他的心情也有些不好了。
牛红章跟李野意见不同,但终究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如果真是他,那这个事情可就严重了。
“是不是他,咱们试试就知道了。”
李野笑了笑,然后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价格:“咱们新车上市就按这个价格卖,谁反对的最激烈,谁就是心里有鬼。”
陆知章拿过李野写的价格,一看之后震惊的道:“李野,你这是清仓大甩卖吗?”
李野当初给牛红章报的价格,是二十五万到二十八万不等,但是现在他写的价格,最高的才十九万八,一下子降低了差不多十万。
一辆车降低十万,别说牛红章了,就是陆知章也接受不了。
这十万块钱可是纯利润啊!就现在一分厂核算的价格,卖这个价说不定都得赔钱。
但是李野却淡笑着道:“老陆,既然人家出招了,那咱们就不能怂,我早就找人算过了,这个价格只要销量上去了,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陆知章砸吧砸吧嘴,很纠结的道:“但我觉得再贵上五万块也很好卖啊!用不着这么狠吧?”
“呵~”
李野轻笑一声道:“老陆,商业竞争是很残酷的,你不够狠,就成不了领头羊。”
李野不知道二十二三万也可以卖出去吗?但他就是要一刀砍到极限。
在八九十年代,内地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汽车品牌,有很多都是仿丰田、仿海狮或者仿造的其他国际品牌,为什么都没有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