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我们不一样(第2页)
“不不不,我们没有推翻传统的想法”
李野赶紧否认,他可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含糊其辞,今天几个人的谈话可是要回去汇报的。
【你们选择休克疗法彻底拥抱自由,可别拉上我们,我们还是坚持红色路线的。】
索菲亚看着李野,狡黠的问道:“既然你的那位老师能够看穿我们的弊端,那你们怎么又没有推翻传统的想法?难道你们也想跟我们苏鹅一样崩溃吗?”
“唉~”
李野叹了口气,沉声说道:“首先,我的那位老师并没有把计划经济贬的一无是处,毕竟你们苏鹅在建立初期的成就是令整个世界都震惊的,所以我们希望保留其中的优点”
苏鹅刚刚成立的时候,可不怎么强大,因为连续三年的战争和西方世界的干涉,连波兰都能打到明斯克,导致苏俄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
可以说1922年的苏鹅已是奄奄一息,2000万人死亡,还有30万人投降到波兰,工农业几乎被全线摧毁,工业产量降到1913年的1/7,农业只有1/3。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苏鹅,比民国都好不到哪里去,连波兰都打不赢。
可为啥从1922年到1941年,仅仅十九年的时间,苏鹅就变成了一个让天才美术生都啃不动的庞然大物呢?
因为大胡子慈父这些年啥都不干,就只是利用体制的特殊性,疯狂的发展工业。
他用农业补贴工业,改善基础设施,开始了五年计划,然后抓住西方大萧条的时机疯狂引入西方的人才与技术。
他为了发展工业根本不顾一切,甚至于拍卖了大毛珍藏数百年的艺术品,而且是按吨卖。
1929年,苏鹅出口艺术品和古董1192吨;1930年,他们出口艺术品1618吨。
那时候的冬宫,可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艺术珍品博物馆,结果几乎都被慈父给搬空了。
看看他这一套作风,是不是有些熟悉?
就慈父的这种做法,你放在西方体制内试试能不能干成。
但是李野认为自己把苏鹅最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说出来,谢廖沙和索菲亚应该会“比较受用”,也能化解针对自己的警惕,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索菲亚又喝了一杯,然后怅然说道:“噢,亲爱的李,你不要迷恋那些过去的成就了,现在的我们就是明天的你们,虽然我不看好彻底的自由主义,但如果你们不做出改变,可能很快就会追上我们”
而谢廖沙也笑着说道:“没关系的李,我听说你们现在流行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就像七十年前一样,是走在你们前面的一块石头,以后我们的友谊还长着呢.”
【谁踏马摸着你们过河啊?你们还想充一回我们的老师吗?】
“谢廖沙,我们不要说这些让人忧心的话了,你们现在已经开始走上了新的道路,自然也有了新的希望,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