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 第七十八章 王八表弟(第2页)
-->>
    小妮子有些不解,但好在听话,慢慢的习惯了之后,现在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不知多少,已经有了欲罢不能的赖床习惯,跟李野有的一拼。
    饱饱的鸡蛋面吃完,八人小团体才前往县二中,排进了即将出发的队伍之中。
    因为是全省统考,所以考场不可能各个中学自己安排,调派过来的外地监考老师,也不可能去几十公里外的乡中监考。
    所以清水县的所有考生,都在县城内的高中、初中参加预考。
    单人单桌,跟高考已经没什么两样。
    “都别说话了,我再重复一遍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有事举手打报告,四列纵队不许乱......出发!”
    教导主任金飞宇,发表了简洁的讲话,然后带着县二中的考生出了校门。
    他们占了同在县城的位置便宜,今天早上集体出发就可以按时到达考场,
    而像河滨乡、刘桥乡这种三四十里外的乡镇高中,必须提前一天赶到县城。
    这可不是后世,二十公里坐车不到半小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需要步行的。
    你早晨步行四五个小时之后,再进行考试?
    瞎闹呢!
    到了县城之后,住旅店的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借宿在考试学校,宿舍不够就只能自带被褥,在教室里打地铺,
    所以上百号人背着被褥步行的场面,就跟拉练行军似的,多年之后回想还挺有意思。
    这时候要是有哪个学生家长关系硬,给支援一辆大卡车,那他绝对是全校最骄傲的崽。
    县二中的步行队伍,在经过邮电局门口的时候,跟县一中的队伍交错而过,
    也许是因为对预考的紧张,大家都很沉默,压抑的气氛很重。
    李野在县一中的队伍里见到了陆自学,多少有些意外,因为陆自学今年是高一的学生。
    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很多省份都跟东山省一样,使用的是“十年制”教材。
    也就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所以清水县的高中现在还只有两年,一直到84、85年左右,才改成三年制。
    所以陆自学高一的学生提前参加高考,倒也不是什么逆天的行为,多一次失败的经历,对于明年的正式高考,有着不小的益处。
    至于陆自学初战告捷、成功上岸,李野认为希望不大。
    陆景瑶当初作为县二中的第一尖子生,可以跟县一中排名前三的种子一较长短,也是“取巧”才走了京城外语学院。
    在外语人才极端缺乏,英语基础教育又极端落后的八十年代初期,高考英语能考个不错的考生,录取分数线都可能落个二三十分。
    而陆景瑶去年英语几乎考了满分,属于破格录取。
    真要是论起来,她的基础分都未必能够上本科线。
    所以陆自学就算学习再好,一个高一的孩子,能跟复读班里的那些高考种子拼一拼吗?
    而且家里有个本科生,珠玉在前,以陆自学那自卑加自傲的性子,又是第一次试水,他在报志愿的时候会甘心填个大专?
    落榜,十拿九稳。
    在城北的十字路口,县二中的学生一分为二,分别前往县一中和育红中学。
    李野被分配到了县一中,到了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被完全打乱,跟来自乡下两所高中的学生,混合分配到了高一、高二和复读班的教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