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

第407章 那种精神,还传承的下去吗?(第2页)

 

王厂长道:“李老哥,咱们来参观考察,不问清楚还考察个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个“变通思考题”,就跟后世某个很悲伤的故事一样。

 

“走了走了,咱们走快点,还有那么大一片没看呢!走马观花都得看一天,别耽误人家晚上下班啊!”

 

王秦山仔细瞅了半天,冷冷的道:“我看出来了,他们是被逼的,被这什么流水线给逼的,

 

【怪不得傅总经理不接待你们呢!你们是来批判资本家的呀!】

 

李忠发摇摇头道:“我觉得不像,人家都没派几个人接待咱们,哪里还需要让员工表现给咱们看?”

 

“你这还保密呀!”

 

某小区老人突发疾病,急需除颤器救命,可自己叫的救护车还没来,

 

偏偏此时有另一辆别人叫的救护车进了小区,于是老人子女就去借除颤器,

 

人家救护人员明明白白的说:“除颤器就在我们车后面,但按规定我们不能外借.”

 

然后老人子女投诉、上网.救护人员后果不得而知,但肯定没好果子吃。

 

你说人家救护人员亏不亏?

 

我都跟你说了有除颤仪就在车后边了,你伸手拿走不就完了吗?我又不拦你,你还非要逼着我违反规定吗?

 

王厂长听了李忠发的话,找了个机会吩咐下去,十几个手下马上意会展开行动,十分钟之内就打听回来了。

 

“厂长,简直不可思议,人家普通职工每月都拿这个数。”

 

“差不多,我问的也是这个数,但小组长要高一些.”

 

昌北机械公司的参观人员纷纷伸出了手指头,有伸两个的,还有伸三个的。

 

王厂长愣了。

 

他当然知道,这不可能是二十、三十的意思,每月二三百,这个工资水平是个什么概念?

 

王厂长急忙问道:“你们为了多少人?是港方的人这个工资,还是其他也有人这么高工资?”

 

“都是这么高,一百多的也有,但非常少,工作也更轻松。”

 

王秦山愣了良久,才扭头去问李忠发:“李老哥,你每个月拿多少钱?”

 

“呵呵~”

 

李忠发伸出一个手指头道:“一百多,你呢?”

 

王秦山缓缓的摇头,默默的往前走去。

 

王厂长的昌北机械公司,没几个人的工资能超过一百,超过一百的也就是港方的那几个人,人数占比是“极少数”,是被群众孤立的对象。

 

但是鹏城红牛的高工资,却是普遍状态。

 

那么被孤立的人,是谁?

 

。。。。。。。。

 

鹏城红牛挺大的,参观团九点多钟开始参观,到了中午都没参观完,那自然就要被主人家招待吃饭。

 

可这主人家招待吃饭的态度,也太随意了点儿。

 

“让我们跟工人一起吃饭啊?咱这么大老远来,都不伺候一点海鲜的吗?”

 

“嘘,你没看咱们两家的老大都黑了脸吗?这说不定也是一项参观内容,别多说话,枪打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