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南方的纷乱时刻(第2页)
“郝公公怎么突然如此多愁善感了?”
“国公爷,小的说的是实话,桂恭王薨逝后,按照规矩由永明王继承了桂王爵位,只要得到隆武皇帝陛下的认可便可即任。哎,可惜隆武皇帝很快为贼人所害。”
“如今的清军到了什么位置了?”
“咱家从广州出海时,听说清军已经过了赣州,逼近广东了。”
“清军主力数月前刚跟我们在扬州和江阴城下大战,怎么那么快就打到了广东?”
“哎,还不是咱们自己的毛病?赣州掌握实权的最高官员万元吉万大人,毫无兵略,却不愿意听取当初跟随卢象升大人的杨廷麟大人的话,导致赣州根本就没有发挥应有的阻敌作用。
赣州很快被清军攻陷,包括万大人和杨大人在内的二十余万军民殉国。
而到了此时,神宗的子孙几乎被清廷屠戮殆尽,南方大臣只得于十月初十拥立永明王出任大明监国。”
“嗯,从血脉上来看,永明王是神宗的亲孙子,的确是现存皇亲中血缘关系最近的,最适合继承明祚。”
“只可惜永明王暗弱至极,远远不及乃兄啊。”
张鹿安自然心里有数,只是因为有其他人在,口中仍然询问道:
“此话怎么说?”
“清军明明远在八百里外的赣州,整个粤北还有我大明四路总兵所率领的数万大军在,可是永明王刚听到一丝风吹草动,在没有通知内阁大臣的情况下,便带着亲眷近臣,一路狂奔六百里到达钦州,使得永明王大失两广士民人心。
有好事者如苏观生之辈,趁机于十一月初二以兄终弟及之义拥立隆武皇帝之弟在广州继位称监国,十一月初五又抢先一步称帝,对外改元绍武。
眼看着广东人心开始转向绍武皇帝,永明王这才着急,带人返回到肇庆,如果仅仅是返回去,倒也问题不大,可是永明王还是不甘心以一个监国名号立世,便于十一月十八日在肇庆称帝,改明年为永历元年。
如此一来,广东便有了两位皇帝,并且近在咫尺。一山不容二虎,内战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永历皇帝择命大将率领数万大军进攻广州,绍武皇帝又派数万大军迎战,双方加上后勤人员共有数十万人在三水一带进行了惨烈的厮杀,双方死伤十余万,给两广百姓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两广人心因之散尽……”
听到郝为说到此处,旁边陪同的钱澄之和应廷吉同时把攥紧的右拳砸向了左手上,愤恨和惋惜之色溢于言表。
郝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水后,继续说道:
“一开始是永历皇帝占据着绝对优势,接下来却在一战之中惨败,又变得绍武皇帝占据优势,毕竟双方本来就是势均力敌,最后还是绍武皇帝技高一筹,击败了爱逃跑的永历皇帝。
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与其说是绍武皇帝击败了永历皇帝,倒不如说是广东的百姓宁愿选择绍武皇帝,也不愿意选择永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