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清廷举国向蓼反攻(第2页)
国姓爷郑成功趁此机会,加大了对郑家各部的整合力度,完善了郑军的军制和军规,不断地袭击福建沿海一带,抢夺清军的粮草物资,郑军因此发展的与原本历史相比更加的强大。
鲁王朱以海在麾下的两位大将王之仁慷慨就义、方国安降敌后被杀之后,便依赖于武将张名振和郑军将领郑彩。
只是相比于张名振的体己忠心,郑彩则完全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态度,借着鲁王朱以海的名号大肆地发展自身的势力,甚至一度虐杀了鲁王麾下的数名亲信文臣武将。
郑军将领郑彩的飞扬跋扈令鲁王朱以海深恶痛绝,不得不求教于张名振,张名振经过一番思索后,得出结论,鲁王系统需要一块坚固的根据地,不能再留在郑彩管辖之下的福建沿海一带。
鲁王朱以海对张名振的结论非常认可,按照鲁王本人的意见,他是想直接返回山东老家的,借助于手中的人质张鹿鸣一家,逼迫蓼国公张鹿安就范,彻底掌控山东一带的地方文武,待天下有变,再派遣一员大将北上收复“故京”,完成鼎定天下的壮举。
为此鲁王朱以海派遣大明忠臣张名振、沈廷扬和张煌言率领水师舰队北上,为后续的鲁王行在北进铺平道路。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鲁王系大军的动向被老谋深算的洪承畴所侦知,特急令清国江南巡抚土国宝率领精兵五千人进驻吴淞口驻防。
当明军将领张名振、沈廷扬和张煌言一行人率领船队来到崇明外海的时候,碰到了巨大的海上风浪,明军水师船队被大风刮散,张名振和张煌言仅仅带着数艘小船随风飘回了舟山,明军水师副将沈廷扬的坐船则被大风给刮到了吴淞口。
清国江南巡抚土国宝派遣手下将领王龙、杨承祖俘获了滞留在吴淞口的沈廷扬和他的部下七百余亲兵。
面对着土国宝苦苦的劝降,沈廷扬不为所动,被土国宝派人送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本来就与沈廷扬熟悉,加上洪承畴作为明军统帅被困松山城时,沈廷扬曾经毁家纾难,拼命组织人力将大量筹集到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运进了松山城,延缓了松山陷落的时间,洪承畴因此原本有意宽恕沈廷扬,特地有意掩饰地问道:
“本官听闻沈季明已经在弘光时落发为僧,尔乃何人?胆敢冒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