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1145章 去帝号三桂示弱(第2页)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倘若吴三桂有永历皇帝在手,作为大明臣子的张鹿安是不便自立为帝的,否则就是乱臣贼子。

 无论如何,吴三桂都占有主动权。

 可是现在呢?

 作为中汉国的皇帝,张鹿安在得知永历皇帝的死讯和继位之初,都明确表示过会为“先帝”报仇雪恨,矛头直指害死永历皇帝的吴三桂和缅甸东吁国王莽白。

 眼下莽白已经就戮,接下来就会轮到吴三桂。

 这是张鹿安所坚持的“大义”使然,全国军民都在看着呢,容不得半点私情。

 但是这样的话,方光琛是不敢在吴三桂的面前说的,否则以吴三桂那种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他一旦确认自己不会善终,那么他一定会破罐子破摔,率领全体军民死硬到底的。

 自从吴三桂不听“忠言”,贸然杀害永历皇帝以来,方光琛便没有了以前那种“肝胆相照”的想法,就算是为了家人,他也得有所保留。

 此时方光琛的弟弟方光扬,他的儿子方学潜,侄子、方光扬之子方学范均在吴三桂军中,他不能看到自家的亲人为吴三桂陪葬,方光琛于是对吴三桂说道:

 “陛下,要不我们试着派人向对方有条件求和?”

 “求和?

 有条件?

 人家张鹿安占尽优势,赵匡义就曾经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你真的认为他能允许我们分邦立国?”

 “那自然绝无可能,但是如果可能……

 陛下可以尝试去‘帝号’,以周王的名义向对方称臣纳贡……”

 “住口,方光琛你竟然敢大不敬?”

 吴三桂没有说话,他旁边的夏国相倒是直接大吼道。

 “小夏,老夫从陛下于微末之间,早已肝胆相照,就是因为如今陷入了险恶的局面当中,所以老夫才斗胆直言,如果这也算大不敬,就请陛下将臣治罪,臣甘愿领罪。”

 “恩,贤婿,廷献兄说的对,朕之早年故友,乃是你的长辈,这次念你护主心切,就不怪罪你了,下次记得要尊称一句‘方先生’。

 廷献兄,你继续说。”

 吴三桂说道,夏国相连忙躬身受教,并转身向着方光琛作揖致歉,方光琛没有理会夏国相,而是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