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1146章 双龙会洞庭君山(第3页)

 中汉国如此大范围地调兵遣将当然也被吴周国的细作侦知,面对着吴三桂使者方光扬的质疑,代表中汉方的令狐云湘连忙解释道:

 “方大人,千万不要误会,本帅可以直接带你去军营看,我们只是在进行换防而已。

 毕竟这场该死的仗已经打了两三年了,前线将士们思乡情绪严重,不得不从后方调遣将士前来更换。

 当然你要说我们调遣生力军来防止贵方出尔反尔,也能说的通,我们也认!”

 令狐云湘的话反而使方光扬安心,他回到衡阳如实地向吴三桂作了汇报。

 吴三桂虽然不相信中汉方的说法,一方面命令部下大将高得捷和王绪抓紧各地的军事部署工作,明确要求各地做好防守工作,并派人前往云南昆明,要求吴国贵派人侦察广西方向。

 如果情况允许,当从广西方面打开一条通道,接应从湖南、江西撤退的吴周军主力撤退返滇;

 如果情况不顺,那就立长孙吴世璠为主,抗争到底。

 可见吴三桂是做好了撤退后路的安排工作。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想亲自见见张鹿安,看看到底有无回转余地。

 所以等到九月初九这日,吴三桂还是如约来到了洞庭湖上。

 按照汉、周双方约定,由中汉方派人在湖中君山的背风面搭建了一座双层高的“君山楼”,君山楼深入湖中,只有一座长长的木桩板桥与陆地相连,东、西两边各设有两处码头,码头不远处就是一侧楼梯。

 一楼有双方代表各一人,亲自见证,除了张鹿安和吴三桂外,其余上楼的人必须接受对方代表搜身,不得携带任何武器;

 在双方首领上船前,由各自亲信将领上楼检查了一番,甚至派人潜入不远处的水底进行了清查,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吴三桂带着亲军护卫右将军李匡和谈判使者夏国相一武一文乘坐小舟,来到了小楼西边码头;

 另一边的中汉国皇帝张鹿安,也在张煌言和马德一文一武的陪同之下,来到了东面码头。

 两方各三人登陆后,原本的摆渡小船需各回本阵。

 但听中汉国皇帝张鹿安率先笑着开口道:

 “长伯兄,久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