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白衣天子白石源中生

第1147章 催意志六路齐攻(第2页)


 那个时候的王自羽,还是一位不满二十岁的年轻水师副将,原本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却不敢与我军作战,而是直接率队逃去了湘阴。


 如今想来,岂不是天命注定?”


 “王自羽在云南也不算智勇之将,思谋甚浅。”


 “或许是吧。


 但是阁下不会以为贵军之中只有一位王自羽吧?


 识时务,懂进退的人,其实大有人在!


 或许他就是阁下身边最信任的人……”


 “陛下这种挑拨离间的话,说的也太儿戏了吧?”


 “哈哈,不急,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此时此刻,朕突然想到了一首诗: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陛下念的一首好诗,只是三桂实在无心感受。”


 吴三桂毕竟还是比张捡更有文化一些,他只是对张鹿安的跳跃性思维有些跟不上节奏,不知道张鹿安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张鹿安继续不忙不忙地说道:


 “朕想说的是,早在三十多年前,也是在洞庭湖上,朕当时就是因为这首诗受到启发,朕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包括山西、陕北、陕南、川南四地,朕从捉襟见肘的兵力之中,挑选干员前往四地进行布局……


 所以朕得天下,非仅因天时,更因思量深远、早有安排。”


 “包括今日之事?”


 “你说呢?”


 “那如果我当初没有主动举兵,还会有今日之事吗?”


 “那朕虽然心中很想,但除了宣讲大义以外,终究还是出师无名。


 吴三桂,你自己难道没有发现吗?


 你每次在关键之处的选择,都是仅仅从一己私利考虑,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真正做出过正确的决定!


 辽西是,山海关前是,如今也是。”


 “正确决定?


 哈哈……


 无非是成王败寇罢了。


 况且,我也不一定会败吧?”


 “哈哈,你之前不是急于知道我方调兵的原因吗?


 朕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朕已经在四方筹调了百万大军,兵分六路围攻江西西部和湖南,你的精兵强将现在恐怕已经不多了吧?”


 张鹿安的话使吴三桂的内心巨震,脑海里经过一番思索后,询问了一句:


 “大国有大国之兵,小国亦有御敌之策。


 否则陛下也不会屈尊来见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