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7章 圣主对峙(第2页)
他淡淡开口,语气一如既往的从容:“既然来了,那便见见吧!”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仿佛有着定鼎乾坤的力量,让周围紧张的气氛莫名一松。
这种浑然天成的从容,与三大圣地联袂而来的压迫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时也让在场众人对陈默的底蕴和底气,有了更深的体会。
“嘿嘿,终于来了几个像样点的……估计是为了那什么玄骨老头来的!”
孙悟空若有所思,兴奋地咧着嘴,道:“不过这样更好,不然光喝酒看跳舞,也忒没劲了!希望这三个老头儿耐打些才好!”
齐天大圣这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顿时冲淡了殿中不少严肃的气氛。
人皇见状,心中大定,立刻朗声道:“请三位圣主入宫!”
旨意传出,宫廷仪仗再次肃立,乐声稍歇,整个琼华宫笼罩在一种期待与紧张并存的气氛中。
……
不多时,三道身影在内侍官的的引领下,步入琼华宫。
他们没有刻意释放威压。
但三位当世顶尖强者自然流露的气场,还是让宫殿内的空间产生了细微的涟漪。
他们周身道韵与天地相合,每一步都仿佛暗合某种韵律。
文武百官中修为稍弱者,顿时感到呼吸微窒,如同面对三座无形的大山。
衍圣宗圣主目光沉稳,扫视全场,最终落在主位之上的未央人皇。
天剑阁主眼神锐利如剑,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审视……
唯独玄清道尊则神态淡然,目光平和,观察着殿内每一缕气息的流动。
似乎在感受某种道韵……
然而,当他们三人目光真正聚焦于主位上的陈默时,心中同时凛然。
他们自身那股强大的气场,在触及陈默之时,竟如同泥牛入海,瞬间便消失不见。
怎么回事?
气场直接被压制了……
而陈默就那样平静地坐着,目光淡然地回望他们,就像是看三个再普通不过的修士……而非圣地之主。
但在三位圣主的感知中,陈默那平静的目光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瀚海星空,深不可测。
他们甚至有种自身一切秘密,都被陈默一眼看穿的错觉!
好强!
玄骨伤的不冤……这根本玄骨简直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强者。
衍圣宗圣主心中那最后一丝因圣地身份而产生的微妙优越感荡然无存。
他深吸了口气,率先上前一步,依足礼数,拱手开口,声音沉稳洪亮道:“衍圣宗苍兰,携天剑阁主凌天刃、玄清道尊云渺子,见过未央人皇,见过昊天仙帝。”
他先是微微向人皇示意,然后目光投向了陈默,言辞得体:“闻仙帝驾临未央,神通盖世,解铁岩城之围,诛灭古魔,泽被苍生,我等特来拜会,以示敬仰。”
话锋随即委婉一转,提及了敏感话题:“此前我宗玄骨长老行事鲁莽,多有冒犯,幸得仙帝宽宏,手下留情,苍兰在此代其致谢,亦深感惭愧。”
他这话既点了冲突的存在,又将姿态放低,试探着陈默的态度。
天剑阁主凌天刃紧接着开口,声音如其人,锐利直接,毫不拐弯抹角:“仙帝神通,我等感知,佩服之至。”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陈默,问道:“然未央仙朝立世万载,自有其法度与秩序。不知仙庭驾临,意欲何为?是暂居客卿,还是另立圭臬?”
问题直接而尖锐,但也说出了不少对仙庭立世抱有疑虑的人的心声。
玄清道尊云渺子则轻轻一摆拂尘,语气缥缈超然,同样接话道:“贫道远观皇都气象,见仙庭之气堂皇正大,生机沛然,秩序井然,似与天道相合,玄妙非常。”
他眼中流露出纯粹的好奇与探究,道:“然其运行之理,根基之法,却迥异于此界万宗百派,闻所未闻。不知仙帝可否为我等解惑一二?仙庭依何而存,行何之道?”
他的问题更偏向于大道本源,直指仙庭存在的核心目的。
三位圣主,三种不同的角度联合发问,言辞虽然客气,但显然都是带着试探的目的。
陈默也许没有什么压力,但是未央的这些大臣却是压力极大,一个个都屏住了呼吸,看向陈默。
毕竟这可是三位拥有万年底蕴的圣地话事人。
陈默面对这联合试探,神色依旧波澜不惊,他缓缓放下酒杯,目光平和地扫过三人,淡然一笑。
他先看向衍圣宗圣主苍兰,缓缓开口,声音轻缓,却字字千钧:“玄骨之事,起因于衍圣宗误判,出手试探在先。陈某小惩大诫,略施薄惩,未伤其根本,已属留情。”
陈默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点明是对方理亏在先,自己已是宽宏大量。
“衍圣宗若心有不忿,或仍想验证什么……”
陈默嘴角轻扬,语气依旧平淡,道:“可划下道来,陈某一并接着。”
哗!
殿中朝臣顿时哗然,这位仙帝果然霸道,算是直接挑衅圣地之主了。
接着,陈默便不再理会衍圣宗圣主,目光转向天剑阁主凌天刃,回答他的疑惑:“秩序?”
陈默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淡淡的质问,“陈默一路行来,所见魔灾肆虐,古修为祸,百姓流离时,尔等所言的秩序何在?铁岩城危在旦夕时,尔等的秩序又能庇佑几人?”
两句发问,振聋发聩,让天剑阁主凌天刃的眼神一凝,一时无言。
陈默继续开口,声音传遍大殿,也传入三位圣主耳中:“仙庭之道,乃守护之道,赏善罚恶之道。不凌驾于众生之上,亦不容邪魔外道肆虐。”
“未央秩序若好,本帝乐见其成,仙庭可为其臂助;若其有缺漏,无力护佑黎民,那么……”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道:“仙庭自会补之,行之。此非取代,而是补充。护佑生灵,方为最大的秩序!”
最后,他看向玄清道尊云渺子,语气稍缓:“云渺道友能观气辨理,可见道心澄明。”
“大道三千,皆可通玄,并非只有炼气、锻体、修剑才是正途。”
“仙庭所行,亦是天道法则之一种显现。册封神灵,赋予职守,梳理地脉,调和阴阳,守护一方安宁,维系平衡。”
“其运行依循的是天条法度与众生功德,而非依一人、一派之喜恶,此乃公器,非私力!”
一番话,层次分明,有理有据,不仅化解了三位圣主的试探,更清晰地阐明了仙庭的立场和原则,以及立世运行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