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小老二和吕文的争吵

 第149章 小老二和吕文的争吵

 第149章 小老二和吕文的争吵

 又一故人的离去,让杨轩感慨良多。

 现如今,三杨就只剩下了一个杨溥。

 有时候杨轩会想,以后正统一朝的史书会怎么写?

 是四杨当国,还是镇国公杨轩一人威压朝堂?

 想来,应该是四杨当国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毕竟,写史书的是读书人,三杨作为读书人的代表,史官肯定会尽可能的去美化三杨。

 杨轩的功劳是大,但他既是勋贵,又是外戚。

 为了防止后来的勋贵和外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杨轩的功劳肯定是要采用春秋笔法的。

 这都已经是正常操作了。

 不过杨轩并不在乎这些虚名。

 毕竟他做的这一切,又不是贪图这些虚名的。

 几人慢悠悠的走在回金陵的路上,秋高气爽之际,沿途的风景也不错,岂能错过。

 …

 另一边的小皇帝,下旨将抓到的贼首,全部押赴京师。

 对此,百官也没有多想。

 毕竟宣德朝的时候,朝廷就将执行死刑的权力从地方收了回来。

 所有的死刑犯,需经过朝廷的最终审核之后,才能执行死刑。

 这也是朱瞻基留下的一条仁政。

 为避免地方官员滥用权力,害人性命,也为了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毕竟,人头一落地,就算事后平反,人也不可能再活过来了。

 贼首虽不是普通百姓,但小皇帝想押赴京师之后再做审判也不是不可以。

 …

 正统九年,秋末。

 杨轩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金陵。

 这一出去,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没有了长辈的管束,小老二可算是撒了欢。

 不过,随着杨轩的回归,小老二就蔫儿了。

 虎子把小老二在杨轩不在的这大半年里做的事情,都和杨轩说了。

 没得意外,小老二又经历了一番来自师叔的疼爱。

 疼是真的疼,但却连皮肉伤都没有。

 毕竟,小老二的年龄也不小了,万一打坏了怎么办?

 看着小老二龇牙咧嘴,一瘸一拐的样子,吕文笑着打趣道:“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被打的跟个孙子似的,啧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