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两广总督
第101章 军队改革
新政的推行如火如荼,每天都有人因为新政死亡,或是对抗新政,或是逃税漏税。
查抄出来的粮食钱财也被源源不断的送往京师。
其中的陈粮则被拿出来招募百姓修桥铺路,建设水利等民生工程。
实在是查抄出来的粮食太多了,通州的粮仓已经扩建了好几次了。
如今的大明并不缺粮食,但大部分的粮食都在地主士绅的手中,他们宁愿让粮食腐烂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交税。
人性的贪婪,可见一斑。
粮食太多,处理起来也麻烦。
光是运到北直隶的粮食已经数百万石了,后续还不知道会有多少。
对此,杨轩一连下达了好几条命令。
一,往西域,边境运粮。
二,命各地布政司在当地修建粮仓,储存粮食。
三,加大在民生基建上的支出。
四,增设育婴堂,收养弃婴。
五,……
户部尚书看着一车又一车的钱财进入国库,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虽然这些钱并不是他的,但国库的钱越多,他这个户部尚书的腰杆子就越硬却是事实。
毕竟各部门申请经费是离不开他户部的。
想要增加经费,想要经费早点到,这不得交好他这个户部尚书嘛?
这样一来,他在朝中的地位是不是就提升了?话语权是不是就大了?
吏部尚书通常被誉为天官,就是因为吏部掌握着官员考核、升迁大权——人事权。
户部掌握着财权,所以户部尚书又被誉为地官。
与天官形成对应。
……
新政的推行已经走上了正轨,杨轩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卫所制的弊端上面。
正如杨轩之前所想的那样,卫所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明了。
因为土地兼并,很多军户的土地被上司兼并,只能沦为佃户。
他们不仅要接受上司的剥削,打仗的时候还要当炮灰,过得比佃户还要苦,不少地方军户逃亡,以求生计。
总的来说,卫所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军户世袭僵化。
军户世代为兵,地位低下,逃亡严重,导致兵员不足,名册上的人数和实际上的人数严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