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最后的叮嘱(第2页)




    “嗯,你有心理准备就好。”杨轩轻轻颔首。



    朱见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三年的历练,让他对新政有了深刻的理解。



    自然知道新政的敌人是哪些人。



    “其实除了新政,还有一件事你需要做。”杨轩想了想,再次开口。



    “什么事?”朱见深道。



    “交趾所处的东南半岛该拿下了。”



    “近几十年来,我大明的气候越发恶劣,天灾越来越多。”



    “尽管朝廷一直在加大民生建设方面的投入,但天灾的规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粮食产量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东南半岛气候比大明好的多,粮食一年三熟乃至四熟。”



    “是上好的产粮之地。”



    “而我大明的人口也在逐年增长,人口清查的结果你也看到了,我大明的人口已经突破万万之数了,这个数字还会增长。”



    “大明以后对于粮食的需求是极为庞大的。”



    “我们不能等到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东南半岛是好地方,只是当地人的开发不足,要是我大明接手,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变得无比繁荣。”



    “最重要的是,东南半岛的战略位置对于大明来说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满剌加海峡,还是多一个出海口,这对我大明的好处都是影响深远的。”



    “几十年的开海,我大明和西方的贸易联系越发紧密,满剌加海峡并不是我大明完全控制的,一旦被人截断,我大明就会陷入被动。”



    “这个时候多一个出海口,那就是多一条路。”



    “老祖请放心,东南半岛我会拿下的。”听着老祖的叮嘱,朱见深认真点头。



    “以大明的实力,拿下东南半岛,我并不担心,我担心的只是后续的治理。”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同化,教化。”



    “而且东南半岛距离京师太远了,一来一回少则两三月,多则半年多,必须给予委任的官员便宜之权,同时还得防止他们尾大不掉。”



    “否则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杨轩说着,心中有些无奈。



    从内心的感情来讲,杨轩自然是希望大明的疆域越大越好,但现实情况就是大明根本控制不了那么大的疆域。



    距离中枢越远,控制力度就越低,当地官员的权力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