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太子朱祐樘;分裂南诏;改土归流(第3页)




    一来,防止南诏国成为大明的威胁,二来,避免南诏国太弱。



    朱见深还有三个弟弟,朱见深决定将他们的封地移到东南半岛,给予一定的权力,作为对南诏国的牵制。



    南诏国的国君都是在大明长大的,了解中原的历史,朱见深的目的自然看的出来。



    可推恩令作为千古第一阳谋,无法破解。



    于是,在朱见深的谋划下,南诏国陷入了分裂。



    在谋划分裂南诏国的同时,朱见深也根据故黔国公沐斌的折子在西南、两广地区,以及东南半岛推行改土归流。



    加强京师对西南等地的控制,促进民族融合,打破土司封闭统治。



    因为在云贵,两广地区,土司多为世袭,名义上归属朝廷,实际上和割据势力没什么区别。



    而且土司的权力过大,常引发叛乱。



    地方治理也松散,阻碍了朝廷政令的推行和地方的发展。



    就比如成化新政,在西南两广地区的推行效果并不好,因为这个政策严重损害了土司的利益和统治。



    成化六年广/西瑶族叛乱,就有这其中的原因。



    近些年来,这些土司也没少捣乱。



    只是朱见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直在忍。



    现在明军也休息了几年时间了,他也腾出手来了。



    是时候收拾这些土司了。



    将改土归流彻底推行下去。



    所谓改土归流,便是废除土司,设立流官,由朝廷派遣流官管理,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体系。



    对于反抗的土司进行武力镇压,同时通过招抚、安置原土司家族等方式减少阻力。



    还有推行内地税制、户籍制度,鼓励汉人移民垦荒,促进农耕与商贸。



    兴办儒学,推动汉文化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这一项政策,没有两三代人的时间是看不到成效的。



    从政策开始推行之后连续数年时间,利益受到损害的土司便不停发动大小叛乱,可惜面对明军,最后只能沦为刷军功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