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辛卯条约》(第2页)

 后者微笑不语,心中对杨轩无比敬佩。

 “对了,从军中挑选两千驻守倭国的将士吧。”

 “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忠于大明。”

 “还有,驻守的将领,也一定要挑选个机灵的。”

 “告诉他们,这驻守不是永久的,三年一轮换。”

 杨轩想了想,吩咐道。

 “是,侯爷!”

 郑和领命下去安排去了。

 水师将士,他是最熟悉,也是最了解的。

 ……

 将事情安排下去,杨轩提笔给朱棣写了一封奏疏,将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

 以及条约内容,也是一字不差的抄了一遍。

 随后命人以最快的速度给朱棣送回去。

 在等待倭国筹集金银的时间里,半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杨轩的奏疏,也到了朱棣的手中。

 御书房中,朱棣的笑声就没有停下过。

 值守在外面的太监侍从不知发生了何事,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但他们伺候朱棣多年,也能感受到朱棣的开心。

 “王忠!”

 “老奴在!”

 “传在京所有官员上朝,举行大朝会!”

 “遵旨!”

 “哈哈哈~”

 御书房中回荡着朱棣的大笑声,传的很远。

 “来人!”

 “为朕更衣!”

 ……

 收到宫里消息的在京官员不敢怠慢,在衙门办公的官员连忙结伴入宫,在家的官员也赶紧换上了朝服。

 品级低的官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心思活络的官员会塞给传信的太监银子打听消息。

 得知朱棣心情大好,便知不是什么坏事。

 不会死人。

 再加上突然召开大朝会,这应该是有好事。

 而且不是一般的好事。

 最后再联想一下朝廷上下最关心的事,就是倭国的战事。

 所以,不少人猜测,今天的大朝会,和倭国的战事有关。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朱家三兄弟已经到了。

 “老大,老爷子着急忙慌的召开大朝会,你知道是什么事儿吗?”老二朱高煦问道。

 “这我从哪儿知道去。”

 “等会儿老爷子来了,不就知道了嘛。”朱高炽笑道。

 闻言,朱高煦笑了笑。

 他靠近朱高炽,压低声音卖弄起来:“我告诉你啊,师叔在倭国打了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