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脱欢(第2页)

 现在回大明,全军上下,所有人都充满了劲儿。

 不到一个半月,大军便抵达了北平。

 在这里,朱棣也告诉了脱欢,自己准备请马哈木到京城居住。

 同时那些被俘虏的瓦剌骑兵,如果有愿意回草原的,自己也不会阻拦。

 这个结果,有些出乎脱欢的预料。

 阿鲁台被俘虏后,都被放了回去,怎么轮到自己父亲,就不行了。

 他想再跟朱棣争取一下。

 但朱棣随后的话,让他有些犹豫。

 “朕准备册封你为顺宁王世子,统领瓦剌部。”

 永乐七年,朱棣封马哈木为金紫光禄大夫,顺宁王。

 所以现在封其子为世子,也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听到朱棣的话,脱欢在心中权衡了一下利弊。

 一旦接受册封,那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瓦剌部一把手。

 以后也不能再袭扰大明的边境。

 不然,大明把他老子马哈木放回去,那他手中的权力就没有了。

 权力,最能迷惑一个人的心智。

 等到脱欢享受过权力带来的好处后,就会发现自己回不了头了。

 想当年,胡惟庸是何等人物,是何等的聪明?

 结果在替老朱当了半年的皇帝后,他对权力的欲望就已经膨胀到了极点。

 被权力迷失了心智。

 最终落得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朱棣看着脱欢沉思的样子,也没有着急催促。

 他知道,对方一定会答应自己的。

 他有这个自信。

 果不其然,脱欢在想清楚后,便朝着朱棣单膝跪地,低下头道:

 “外臣代瓦剌部愿与大明永结同好。”

 “好。”

 “愿我们之间再也不起刀戈。”

 朱棣说道。

 随后,朱棣便命人准备册封仪式。

 三日后,朱棣正式册封脱欢为顺宁王世子,统领瓦剌部。

 并给予了诸多赏赐。

 马哈木得知这个结果,就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不复之前。

 按照约定,朱棣同意脱欢带着愿意回草原的瓦剌骑兵离开。

 但是,当脱欢问过之后,却发现,愿意跟着自己回草原的,不足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