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启程,回大明

饭桌上,郑和让人用辣椒和番茄与现有的蔬菜,做了几道菜。

 并叫来手下的将领,还有王景弘等人一同品尝。

 众人也都是第一次吃,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其中青椒炒肉,青椒土豆丝,凉拌番茄等受到了众人的一致肯定。

 尤其是番茄,加了糖霜之后,酸味被中和了,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就连汁水,也是酸酸甜甜的。

 几名将领为了抢那点汁水,差点就打了起来。

 见此,郑和心中也坚定了要把这些东西带回大明的想法。

 随后的几天,玉米逐渐成熟,郑和也开始组织人手掰玉米。

 他统计了一下,平均亩产在四百多斤。(清朝玉米产量最高也就是四百五十斤)

 这已经赶上了大明主粮的产量。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

 首先,玉米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种植了至少数百年时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

 其次,郑和的人与当地土着一起,精耕细作,施了生物肥料,才有这样的产量。

 但是,玉米到了大明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产量,就不得而知了。

 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验证。

 不过土豆和红薯,精耕细作之下,平均亩产也在一千斤左右。

 仅仅这两样高产作物,只要能带回大明,那么郑和等人的损失就算再大,也值了。

 玉米收割完,在烈日的暴晒下,近半个月左右,就已经全部晒干了。

 毕竟,完全晒干的玉米,储存的时间也能更久。

 毕竟,他们现在距离大明非常遥远,郑和保守估计,得一年左右,才能回去。

 至于土豆红薯的存放时间比玉米短,不好带回去。

 这个问题郑和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那就是在船上种植,用一个一个的木框,装上土,将快坏掉的当种子种下去。

 如此,他们在海上的粮食问题也解决了。

 一年的时间,最少也能收获一茬儿。

 番茄,辣椒这些,留一部分种子带回大明,剩下的也在船上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