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岁月催人老啊

转眼又是一年冬。

 京城下雪了。

 坤宁宫的庭院中,几个太监正在扫雪,他们身上,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师姐,外面冷,我们还是进去烤烤火吧!”

 杨轩在徐妙云的身边说道。

 “再看看,或许……以后就看不到了。”

 徐妙云轻声说着,随即伸出手又接住了一片从面前落下的雪花。

 雪花在掌心之中很快就化成了水,只给人留下了一阵凉意。

 “怎么会呢,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杨轩说道。

 徐妙云闻言只是微微笑了笑,她自然能听出小师弟的底气不足。

 不过,她并没有反驳小师弟的话。

 有些事,不用那么较真。

 在外面又待了一会儿,一阵寒风吹来,徐妙云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师姐……”

 “好,我们进去。”徐妙云知道小师弟要说什么,没等他的话说完,就答应了下来。

 殿内火盆烧的很旺,一点也不觉得寒冷。

 徐妙云坐在榻上,静静地看着小师弟把火盆移到自己身前,嘴角浮现一丝浅浅的笑意。

 她好像看到,眼前的身影与几十年前那道小小的身影重合了。

 这时,朱棣走了进来,他低头拍了拍身上的雪。

 随后解下身上的大氅,丢给身后的王忠。

 然后便往里走来:“这天是越来越冷了。”

 他走到火盆旁停下,王忠挂好大氅,又给朱棣搬来了椅子。

 朱棣顺势坐下,烤着火,开口说道。

 “陛下国事忙完了?”

 徐妙云给朱棣倒了一杯热水,递给他,随口问道。

 “没呢,国事怎么可能忙完。”朱棣喝了一口热水,顿感身子暖了起来。

 “那你还来这里?”徐妙云道。

 “没事,有太子还有内阁,不会出什么问题。”

 “而且,我也想过来多陪陪你。”

 朱棣看着媳妇儿的眼睛,说道。

 “陛下还是要以国事为重,臣妾有陛下这句话就足够了。”

 徐妙云说道。

 “国事可没有妙云你重要啊!”

 朱棣笑道。

 “你俩能不能注意点,这儿还有个大活人呢!”

 杨轩这时发出不满地声音,并给了朱棣一个嫌弃的表情。

 也就是安庆今儿没来,不然他也要撒狗粮。

 “你在这儿啊,我还以为你走了呢!”

 朱棣不甘示弱,当即回道。

 “那我走?”

 杨轩道。

 “慢走,不送!”

 朱棣扭过头,看也不看。

 一旁的徐妙云见此,无奈扶额。

 这两人啊!

 都几十年了,还是这个样子。

 “行了,你们两个就省点力气吧!”

 徐妙云赶紧道。

 “好,师姐的话我肯定听。”

 杨轩赶紧说道。

 朱棣:……

 被杨轩这样一说,倒显得是他无理取闹了。

 “小师弟,今儿也不早了,你赶紧回家去吧,我这里你不用担心。”

 见到自家男人又吃了瘪,徐妙云只能帮着说话。

 当然,她也是想跟自己丈夫多待待。

 “好。”

 “那我就先走了,明儿再来看师姐你。”

 杨轩倒也没硬要留。

 他当然看得出来人家夫妻是有话要说,自己留下当个电灯泡,不合适。

 ……

 出了宫。

 杨轩也没有去其他地方,径直回了侯府。

 这个时节,如非必要,没人喜欢出门。

 透过窗户上的玻璃,杨轩看到安庆和秀禾正在做刺绣。

 是的,玻璃的技术郑和他们已经带回来了。(主要是作者忘了)

 不过制作出来的符合望远镜标准的,还是太少了,更多的,还是做成了各种饰品,或者弄成整块的,装在了窗户上。

 现在,乾清宫,坤宁宫这些宫殿的窗户,已经换上了玻璃。

 杨轩进了屋,清理了一下身上的雪。

 然后走到安庆和秀禾身边,笑着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我们打算给皇后做个香囊。”

 安庆解释了一句。

 “不错,很好看。”

 “想必师姐会很喜欢。”

 杨轩笑着鼓励道。

 “今儿想吃什么?我来做。”

 他接着又问。

 “那就土豆炖牛肉吧!”

 安庆想了想,道。

 “没问题。”

 杨轩笑着答应了下来。

 现在的他,一有空,就会下厨。

 随着身边的人年纪越来越大,他就想多做点事,多留下些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