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迁都

颇有太祖之风!

 这句话不知怎么的,传到了小老二的耳中。

 他听到后,干劲十足。

 心中更是兴奋无比。

 小老三也是赶紧上来跟小老二表忠心。

 “二哥,你是知道我的,我一直都是汉王党。”

 “哈哈,老三,你放心。”

 “老话说的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你可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小老二很满意小老三的态度,笑呵呵的拍着他的肩膀,给他画大饼。

 “我听二哥的。”小老三似乎是没有听出来,表现的很兴奋。

 随后,哥俩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

 朝堂上大半的官员都被下狱,绝大部分还都是太子党,作为皇帝的朱棣,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等于说是默许了汉王的做法。

 心思活络的官员,已经开始往小老二的门下投了。

 对于这些主动来投的官员,小老二表现的很高兴,然后给他们画了一堆的大饼。

 但心里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现在,朝堂上,小老二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于是,迁都一事再次提出来后,很快就全票通过了。

 接着,小老二就下令,着手准备迁都事宜。

 因为迁都一事,涉及面实在是太广了,所以早做准备,才能早日迁都。

 而这个准备过程,是很长的。

 一直到永乐十九年三月才正式准备完成。

 在正式迁都之前,朱棣终于出现了。

 他率领文武百官,前往钟山孝陵,举行祭祖活动。

 这次活动,是为了告诉老朱,你儿子我要走了,以后,可能就没时间来看您了。

 而活动结束,杨轩又一个人在山上待了很久。

 老朱、马皇后、朱标、徐达、蓝玉、老胡和玉儿。

 他都一一看了过去,也和他们做了告别。

 ……

 吉日已到,迁都正式开始。

 迁都的过程耗时良久,入夏前,才堪堪完成。

 当然,这指的是领导班子迁完了。

 这是最重要的。

 其他的,后面慢慢来。

 同时,朱棣将北//京由陪都升为京师,将金陵降为陪都。(后面的京师就是指北//京了啊)

 并且,在金陵还留下了一套领导班子。

 配置什么的,都和京师一样。

 为的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退路,和东山再起的机会。

 自此,贯穿整个大明的南北两京制,由此开始。

 而徐辉祖也在朱棣召见之后,命他留守金陵,并给予了一定的兵权。

 ……

 此刻,杨轩正和安庆,秀禾参观新的长平侯府。

 与金陵的侯府比起来,现在这个,只大不小。

 至于金陵的侯府,朱棣也没有收归朝廷,而是彻底赠予了杨轩。

 当然,杨轩也并不会让金陵的侯府荒废,他已经找了个人,帮自己看着。

 “以后,我们就要生活在这里了。”

 转了一圈,杨轩看着身边的安庆和秀禾,感慨了一句。

 “不管生活在哪里,只要在你身边,就可以了。”安庆说道。

 “这里与金陵不同,冬天会非常寒冷,你和秀禾一定要注意身体。”

 “若有不适,需及时看大夫。”

 杨轩叮嘱道,毕竟两人的年纪也不小了。

 他在北边生活过,知道南北气候的不同。

 尤其是入了冬,这里的严寒是可以冻死人的。

 金陵的冬季,虽然也很冷,但气温不会到零下二三十度。

 而且金陵的冷,属于那种湿冷,可以用魔法攻击形容。

 北方的冷,属于干冷,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似的。

 若是保暖做的不到位,很容易出问题。

 “嗯嗯,我们知道了。”安庆道。

 “好了,我们去看看房间吧!”

 “好。”

 ……

 与此同时。

 一辆马车驶到了金陵城外。

 “少爷,我们到金陵了。”

 驾车的老者回头朝马车里喊了一声。

 话音落下,马车的窗帘被掀开,露出了里面的人。

 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的胡须很密。

 “十九年了,当真是物是人非啊!”

 他感慨了一声。

 “是啊,谁能想到,我大明竟然迁都到了顺天。”老者也是感慨道。

 “福伯,我们入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