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赵辉案落幕(第2页)

 “早知今日,当初说什么也不能同意她和赵辉成亲啊!”

 安庆叹息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毕竟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赵辉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件事,就当是给皇室长个教训。”

 杨轩说道。

 …

 京师。

 赵辉一案,让一些皇亲国戚产生了危机,弹劾杨轩的折子,已经堆满了朱瞻基的御案。

 对于这些弹劾,朱瞻基并没有理会。

 反而让人暗中调查这些弹劾杨轩的亲戚。

 在他看来,若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要弹劾杨轩呢?

 而这一查,确实查出了一些问题。

 朱瞻基将亲戚们叫来京师,敲打了一番,此事就算是过去了。

 他不可能像师叔祖杨轩一样,直接动手砍人。

 他要考虑稳定。

 …

 转眼,就已是宣德四年。

 朱瞻基颁布了不少和百姓相关的政策,但是收到了阻力却不小。

 不过在进行了一定的妥协之后,政策还是推行了下去。

 整个天下一片欣欣向荣。

 同样,朱瞻基也感受到了来自文官集团的威胁。

 他决定设立内书堂,教太监读书,引太监下场。

 纵然历史上太监祸乱朝纲的例子并不少,但朱瞻基有足够的自信,太监不会在自己手上失控。

 并且,他还定好了相关制度,避免后世之君控制不住太监。

 太监这个群体,只能依附皇帝。

 因为他们和皇帝深度绑定。

 朱瞻基重用太监的意图自然是被察觉到了,文官集团虽然明面上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但朱瞻基确实感受到了阻力。

 不过朱瞻基也不是轻言放弃的人,这件事他是一定要做下去的。

 缓和了不少的君臣关系再一次出现了裂痕。

 ……

 坤宁宫。

 胡皇后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因为这个长时间过去了,儿子还是认不出父母,话也不会说。

 可以说是退化了。

 孙氏现在过的并不好,宫里

的人,你得势的时候,有的是人上赶着巴结。

 一朝失势,是个人都想上去踩上一脚。

 胡皇后并没有同情孙氏,这个下场是孙氏咎由自取的。

 她只是心疼自己的儿子,被孙氏这个恶毒的女人害成这样。